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警惕“第三只眼”对人格的扭曲
www.fjnet.cn?2009-11-24 09:32? 徐娟?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北京丰台一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50多个探头可实时记录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监督老师的行为。(11月23日《人民日报》)

幼儿成长过程是良好习惯养成和规范内化的过程,关键靠培养。但是试想,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发现:自己在幼儿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被父母看到,孩子就会故意表现得很乖巧,让家长表扬自己,而这不是孩子内化的行为。时间长了,监控系统这“第三只眼睛”,就会慢慢扭曲孩子的行为和人格:使他们按照大人指定的方向循规蹈矩地做每一件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全自然的过程,应当让孩子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经历挫折和磨练,并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丰富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第三只眼睛”也可能扭曲教师的行为和人格,将正常教学的活动演变成一场“教学秀”。老师上课受到“监控”,让他们感到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该说的不敢说了,该批评的不敢批评了,甚至连开玩笑、说俏皮话也有所顾虑,这样又怎么能够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呢?

每个人都不愿在被监视下生活,每个人都想享有自己的自由。现在,利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监视青少年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学校或家长对学生安全不放心,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保护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个人若是从小就在一个受严密监控环境下成长,会使他认为监控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只有在相互监视下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这很有可能会使他今后产生分裂性人格,把监视与被监视看成是生活的必然。这对我们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学习如何来信任及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伦理课题,而监控恰恰与之相悖。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就应该把青少年当做权利的主体,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不能让他们总生活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青少年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负责,这远比采取各种现代化的监控方式阻止其过失行为的发生要有效得多、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