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评价公权力为何集中于办公楼的奢简
www.fjnet.cn?2009-11-24 09:39? 李晓亮?来源:千龙网    我来说两句

河北大名县,也就是水浒好汉“玉麒麟”卢俊义的故乡——宋朝大名府,近日引起舆论关注。当然,这次不是因为梁山好汉的历史吸引力,而是县政府大院的现实叙事:《河北大名政府大楼一用50年,为“全县最破”》,成为当日一条热点新闻,被广泛转载,单单一个门户网站的跟帖量就达数千条。

记者采访得知,大名县政府大院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并且大名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从配图可知,此言非虚。大名一中和县医院的大楼,虽然跟其他省市同类建筑比还有差距,但和政府大院相比,却显得巍峨挺拔。图中县委办公场所,就如汶川地震后的危房。若说学校和医院,算得上“危楼高百尺,伸手摘星辰”,那政府大院则是“危房十几尺,伸手接灰尘”。

当然这种局域网内的对比还不明显,若打开各地“政府奢华办公楼大比拼”的网络链接,就会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危楼高百尺”了,比如闻名遐迩的“阜阳白宫”。而诸如模仿人民大会堂的,建成双子塔的,更是不胜枚举。它们或金碧辉煌,或气象森严,虽则造型各异,却都造价不菲。

熟谙这一现实,才会理解为何一座破败的县政府大院,能招来如此强烈关注。或许,由于两厢对比太过刺眼,所以人们下起判断来也格外随意。从舆论反馈看,很多人都被政府大院的古旧残败而感动,认为在这样简朴的场所办公的公务人员,都该是清廉而勤政的。而最先下此判断的,应是这篇人们俗称“正面报道”的新闻作者。我们相信记者的报道如图片中的房屋裂缝一样真实。但既便如此,这种“正面报道”还是暗含一种情感预设,其直观反应就是跟帖中不假思索的叫好声。

不过,这种“正面效果”也未取得广泛共识。有一些自称当地人的网民提出质疑,表示不能一看到残旧的政府大院,就想当然地认为当地公权力运作与此成反比——办公楼越破,官员越清廉,百姓越受惠。也有网民以个人遭遇到的个别官员的失范行为,举出反证。当然,类似未经证实的情况,是不足为信的。

也有人认为,宁可小修小补在危房里办公,也不愿另建新楼,是一场政治秀。因为在危房里,不光行政效率低下,人们生命财产也可能面临威胁,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非理智行为。而即便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也未必真无财力建一座简单的新办公楼。赖在旧楼里不走,会不会是出于保住“贫困县”帽子,争取国家扶贫款的考量?

我们可以说,有些质疑是毫无凭据的个人臆测,但各种质疑中暗含的逻辑却是不容忽视的,即我们对政府公权力的评价,不应只集中于办公场所的奢简程度。否则,这和对着一个人的穿着,妄加评判其人品能力无异。

但我们也实在不忍心说这些评论者的判断,是滑稽而肤浅的,因为这也是他们的无奈之选。当各种豪华办公楼层出不穷,当纳税人的钱在互相攀比的楼堂馆所中被无情挥霍时,人们只能被迫放低对那些还固守着破旧老楼的公务员的道德要求。只要他们还没砸钱盖楼,人们就宁愿相信他们是好的,至少相对而言他们还不是最差!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和辛酸,侧面映衬出的,是公民权利在面对可以肆意饕餮的公权力时的无助与尴尬。

吁请权力运作和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满足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长期的民意诉求。而只要公权力运作还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制约,公众知情权还处于一种模糊朦胧的无力状态,那么舆论监督对公权的评价,只能局限于浅表的“穿衣戴帽”式的关注,就几乎难以避免。试想若只能通过门缝或窗沿,窥视公权力运行,民意评判自然只能集中于门窗缝隙够不够大了——这正是办公楼奢简程度,竟也成为公权力运作评分依据的现实语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