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官话套话多怪不了网络发言人
www.fjnet.cn?2009-12-08 10:24? 魏英杰?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南京推出网络发言人论坛,全市90个部门同台亮相,并由所在地区、单位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网络发言人,及时监测网上舆情,发布政务信息,受理网民意见、建议。(12月6日《现代快报》)

应该说设立网络发言人论坛这个思路很不错,其力度之大也确为国内罕见。但不能不说,这个舆论平台很容易变成网上政务平台,甚至最终沦为一个走形式的官僚化产物。这就像搞政府网站,一阵风过后许多网站都处于假死状态。

登录网络发言人论坛,能够看到许多网友在上面提意见、建议和咨询。倘若不被形式所迷惑,这些事情原本大多已有正常办理渠道。比如说,哪里水管破裂,路灯不亮,相关部门都有投诉电话;对于一些重大投诉事项,当地肯定也有市长信箱、热线。如果原先这些沟通渠道畅通无阻,根本用不着跑到网上发帖。

退一步讲,这个论坛能够为老百姓办点实事,那也无可非议。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且不说很多事情网络发言人自己做不了主,有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因而,让网络发言人24小时内予以回复,他所能回答的大概只有官话、套话。发言人论坛开通没多久,帖子里就充斥着这类论调,这怪不了网络发言人,而是他们实在是“爱莫能助”。这说明,类似这种网上发言人制度并没有切中网络舆论的要害,难以起到及时回应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舆论无非公众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同样需要信息公开化、及时反应及依法处置。而在这些方面,网络发言人制度恐怕难以胜任。在惯性官场逻辑下,相关部门往往倾向于公开那些可以公开的,而回避那些不便、不能公开的事项。特别是涉及部门利益甚或个别官员一己私利,信息公开化难免沦为空谈。此外,各部门仅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也很容易错过消除舆论危机的最佳时刻。

以成都“拆迁自焚事件”为例,设若此事发生在南京(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地方),当事人通过网络发言人平台进行投诉的话:首先这个帖子会被转到相关部门,而相关部门基于“公共利益”,当然不会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那么给对方的回复不是官话套话,就是马上驳回。到了悲剧发生,问题的严重程度又决定了这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应付的,网络发言人平台这时也许就是让网评员上阵,试图消弭舆论声音了。

因此,针对网络舆论特点,地方政府应当建立一套跨部门快速反应机制,而这需要的是功能统合而非(像发言人论坛那样的)条块切割。比较可行的办法,便是把这些功能整合和集中于某个部门(比如宣传部门),强化和发挥其主导作用。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事前信息公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提前介入可能发生舆论危机的事件;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则立即成立专门小组,敦促事件获得公开、公正处理,扭转和恢复政府形象。

据称,当事人唐福珍今年4月就曾自焚不成。有关部门假如当时就监测并关注此事,并采取措施介入其中,事态未必会演变为一场悲剧。当然,这并不是说建立起网络舆情监测、应对机构就万事大吉了。政府部门怎么对待网络舆论,实质还在于它如何认识自身定位及其性质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