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谨防换汤不换药
www.fjnet.cn?2009-12-21 10:35? 叶祝颐?来源:燕赵晚报    我来说两句

2009年,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80%。争取2010年在全国全面建立聘用制度。进一步加大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力度,明年要在全部市(地)级以上机关、40%的县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工作。(12月18日新华社)

在用人机制上,事业单位一直比照机关单位实行职务等级制度,把待遇与职务结合在一起,待遇随人走,由用工形式说了算。事业单位内部论资排辈,按身份血统论英雄。不管工作岗位与工作业绩的大小,一概以身份、职务、级别、用工形式来决定职务升迁、工作报酬与福利待遇,导致事业单位用人领域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人保部推动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值得期待。

让事业单位员工与单位签合同或许不难,难的是如何打破铁饭碗,在事业单位内部实现因事设岗,而不是因人设岗。在财政供给资金固定,事业单位收入水平无法大幅提高的现实语境下,要让在身份上处于不利地位的职工获得更高的报酬,必然会触动占有身份优势职工的既得利益,而且级别越高、资格越老的职工在薪酬分配中往往享有越多的话语权,领导层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不愿意自降待遇。

有的事业单位尽管实行了聘用制改革,老员工与新员工一样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老员工与新员工、编制内员工与编制外职工享受的权利、待遇大相径庭。如果不打破事业单位分配潜规则,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积极意义就很有限。

改革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难免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事业单位全员聘用,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是一项摒弃不合理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优先的改革,自然会触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绝不能为了照顾小圈子利益与身份观念,忽视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推行形式上的全员聘用制比较容易,但改变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观念,在内部实现同工同酬并不简单。所以,改革不仅要推行全员聘用制,而且要痛下决心拿掉依附于事业单位编制之上的多种不公平政策。比如薪酬待遇、医疗待遇、通讯待遇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政府对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真正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酬。上级主管部门要监督好事业单位利益分配自主权的合理使用。避免事业单位只改用工形式,不改分配机制,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出现。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