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治理学术不端不妨采取“休克疗法”
www.fjnet.cn?2010-01-15 09:09? 熊丙奇?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而国内已经陷入疲态的呼吁,也很难触动主事者的神经,更难撼动既得利益——— 教育部的小组、工程院的文件,都认识深刻、考虑周全,却无一效用,已经说明一切。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的,看来只有借助外力了。怎样借助外力?请看一例——— 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于2009年12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积重难返的中国学术,可能最终要借这种国际学术期刊“黑名单”制获得新生。这种类似休克的疗法,在短期看,对中国学术是不利的,但从长期看,却可能让国内学术界真正反思,从疲于奔命的急功近利中缓过气来。几年前,曾有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我,解决中国学术问题的出路之一,是取消所有国内学术期刊,他的意思其实一样,想进行学术休克,但在利益链条之下,这几乎不可能。而现今,注重声誉的国际学术期刊开始向国内学术“发难”了。

被迫“休克”之后,我国学术界不妨暂时中止两年一度的院士评审,或者延长其评审时间(几年前就有专家提议取消院士评审);暂时中止每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颁发(有一些成果根本还没结题就已经获奖),让大家从追逐头衔和奖项中抽身出来,真正关注学术本身。这种中止,对于真正有学术追求的人来说,其实毫无影响,谁会因不评院士就不搞科研,不参评奖项,就没有科研积极性?同时,既然这么多的论文没有挣来国际国内名声(而是坏名声),没有实质贡献(瓜分了本该用于人才培养的金钱、精力),那么,为何高校不可以暂时取消每年一度的论文考核,将其延长到三至五年,并降低数量要求?(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