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陈家沛 > 正文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www.fjnet.cn?2010-01-20 09:12? 陈家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应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中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新华网》2010-1-17)

极端天气变化使干旱、洪涝、雹灾和台风等成为家常便饭,给农业渔业造成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要应对这样的天气变化,牛盾副部长提出了推广和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国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素质以及制定更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的政策等应对之策。纵观这些应对之策,其实就是科学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与风险的能力。当我们选择了科学的制度模式,通过不断增大投入,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化社会化的经营之后,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的生产能力与抵御灾害与风险的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于是农业也就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采取这些措施还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要让农业有一个好的发展,真正能够应对气候的变化,不能忽视了农业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从而既解决自然风险的问题,同时也解决市场风险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曾经以“苦甲天下”而长久闻名的甘肃定西的发展之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据《人民日报》报道,定西之所长期拥有“苦甲天下”的“大名”,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缺水的良策。定西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50毫米左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过去,定西主要种夏粮小麦,与小麦等作物的需水季节刚好错开了,年复一年耕耘也打不出几颗粮食。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农民仍为吃饭而发愁。当定西的决策者们按照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来分析定西自然资源之优势与劣势时,终于发现了定西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在秋季,与土豆需水高峰期基本吻合,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显然,在定西,生产小麦是扬短避长,而生产马铃薯则是扬长避短,应该将生产的重点放在哪里,不是不言而喻了吗?按照如今习惯的说法,就是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调整,调减不适应当地条件的小麦,大量增加适合当地条件的马铃薯。马铃薯因为适合当地的资源条件,产量高,再加上进行加工与深加工,形成了生产产业化,减少了利润的外流,诸多好处都得以体现,它的优势就可以用事实来说话了:仅以一家农民的情况,就可以说明定西大力发展马铃薯之后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位于定西最旱地方的燕时琳家,2009年秋收获了3万斤马铃薯,又恰逢马铃薯价格高走,仅此一项就收入1.5万余元,这在过去主要种植小麦时,根本是不可想象的。而整个定西,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这可不是一个小的比例,它快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步了,从而使定西的发展有了基本的保障,走出了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之路,如果我们将定西的做法跟牛副部长所提出的那些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相比较,不少方面是不谋而合的。

中国发展农业的条件本来就有着诸多的不利,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市场更是千变万化,给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不利因素,再加上我们的农业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使“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一度让全世界都十分关注。面对这个问题,面对气候变化给我们农业发展增加的新困难,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积极转变观念,改变思路,找到一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农业发展之路,并通过产业化、社会化的经营,推进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气候的变化只成为我们更好地发展农业,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动力。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