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扩张并非好事
www.fjnet.cn?2010-11-03 09:07? 熊丙奇?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继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之后,北京大学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进一步扩大校长实名推荐的范围,从去年13个省份的39所学校试点、推荐90个名额,扩展到全国范围的161所中学,推荐学生总额为210名。(《新京报》11月2日)

有媒体据此认为,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实践中已经获得认可,不然北大怎么可能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然而,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自主招生改革来说,其实问题多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即这样的推荐制本质是北大抢生源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偏才(今年已经把推荐要求调整为“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也不是探索自主招生的全新模式(被推荐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并达到规定的分数要求),而是通过“校长实名推荐+学生承诺报考”,把该校平时成绩最好的学生事先纳入囊中。依据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政策,获得学校推荐资格,并经面试考察通过的学生,应签订报考承诺,否则被视为不诚信,也影响到来年中学的推荐资质。

从高校的公平竞争和学生的选择权说,这样的操作是应该在现实中遭遇很大阻力的——从高校角度,应反对这种借校长实名推荐名义,“提前”招生的做法;从学生角度,招生学校应允许学生在获得推荐资格之后,还有选择其他学校的可能。记得在去年,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就有众多议论,然而,这并没有挡住北大“改革”的步伐。

这显然不能说明这种“改革”有多大意义,而能说明的是北大独特的江湖地位。对高校来说,虽然北大明显在“掐尖”,但谁能挑战其“掐尖”地位呢?在一些省市,北大、清华等高校甚至是放在“零志愿”位置,先于所有高校招生的。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能被中学推荐上北大,应该高兴还不来及呢。

所以,这更像是“被北大认可”,而非“认可北大”。于大学来说,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应该通过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平等竞争获得。如果大学的地位不是靠这种竞争机制,而是利用教育政策所给予的“竞争优势”来限制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就会影响竞争格局的形成。

高校抢生源本是件好事,但抢生源的文章做到招生时间上、录取政策上,就没多大出息了。更重要的是,这与真正的自主招生格格不入。自主招生的要义,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自主选择,这要求所有学校不分等级平等竞争,而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学校。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无阻力扩大,提醒大家关注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改革。笔者担忧的是,在北大带头下,更多高校也搞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全国各地一片推荐的热潮,大家误以为这就是自主招生,这会严重误导自主招生。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