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放下面子,才有回家的胆子
www.fjnet.cn?2011-01-24 19:24? 程绍德?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但春运正热闹之际,也有不同的声音。记者联系了一求兼职的网友何小姐,她表示自己家在东北的农村,上有爷爷奶奶,下有一大堆侄子侄女,回去一趟除了买一些特产礼物,还要给老人、孩子红包,“加上来回的交通费用,一万元都未必够”。何小姐说,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真没钱的话怎么回呢,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干脆留在这里做兼职。(1月22日《东南快报》)

“恐归族”不敢回家过年,固然有春运人挤人太累、被父母“逼婚”以及应酬饭局太麻烦等客观理由,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还是为回家过年的巨大开销而担忧。表面上看,“囊中羞涩”是导致“恐归族”不敢回家过年的罪魁祸首,但细一琢磨,又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在我看来,真正绊住他们回乡过年脚步的并非是腰包太瘪,而是面子太“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崇富心理和攀比心理在作怪。

游子回家过年,给父母买点特产礼物也好,给爷爷奶奶、侄子侄女红包也罢,虽说是春节里的一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习俗,但数额上并没有具体的规定,给与不给,给多给少完全可按自己的经济实力行事。终归,春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阖家团聚,是亲情相拥。所以,我认为在对待花钱的问题上,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量力而为,真诚至上。明明是囊中羞涩,却偏要打肿脸充胖子,这能说是习俗的错吗?

有人提出,应当适当改革给老人、孩子红包的习俗,变压岁钱为“压岁礼”。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同样需要消除存在于人们脑子里的崇富和攀比意识。错误的意识不得到改变,就算压岁钱真的变成了“压岁礼”,那“礼”也难免用金钱的多寡来衡量,“恐归族”回家过年的脚步同样也无法轻松起来。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