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
www.fjnet.cn?2011-02-09 12:01? 肖鹰?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2011央视春晚节目收视评价调查,再次出现了央视官方调查与民间网络调查的“惯例性悬殊”。央视自调走高,网络民调走低,既然是“惯例”,不足为怪,也不值一议。近日,春晚导演马东公开回应网络评价表示,“中国那么大,中国不仅仅有大城市,中国也不仅仅只有网络媒体。春晚之后,我们会关注大家对春晚的评论,但我们心里有一个谱——— 电视观众的收视比例在哪?重心在哪?正确取悦的大部分人在哪?”依马东导演此言,“大城市”和“网络媒体”都不是春晚导演关注的“重心”,不属于马东导演们需要“正确取悦的大部分人”,对于网络媒体的评价,马东导演们自然就无须为意了。

马东导演还表示:“我们一定会听到知识界的精英这样那样的想法,严格来说,我们心里很坦然。说实话,春晚的收视主体不是他们。”(2月6日《北京青年报》)这就是说,“知识界的精英”本来就被马东导演们排斥在“收视主体”之外的,他们的“想法”就更无须理会了。

一方面“心里有谱”地拒绝网络媒体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心里很坦然”地排斥学者专家的意见,马东导演们关注的重心和“正确取悦的大部分人”当然就只剩下“中国农民”了。在此,我无意追问马东导演们究竟从哪里获得授权办这样一个“春晚”,我只想质询:多年以来,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

别的不用谈,在2009-2011三届春晚中,赵本山表演的三个小品《不差钱》、《捐助》和《同桌的你》,除了贴标签、加口号“歌颂农民美德”外,其中哪一个小品不是连篇累牍地在用“农民”的饮食男女“取笑”?2010年《捐助》的“笑点”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2011年《同桌的你》的“笑点”又是“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赵本山们的趣味专注于此,想象力局限于此,中国农民就应该这样“被正确取悦”?也许,“正确取悦”的标准就是央视顶着民众的涛涛骂声年复一年地给赵本山戴上“小品王”的高帽子?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