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到期公墓的制度空白亟待填补
www.fjnet.cn?2011-04-02 15:55?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青岛、济南等地一些陵园表示将对超过20年使用期限的墓地续收管理费。公墓管理所工作人员称收管理费是为了维护墓地建筑,到期后收费符合国家规定。同时,墓地20年到期后不再交费的,无人认领的骨灰将会集中安放。(4月1日《新京报》)

公墓使用20年需要续费,其依据是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应该说,按照土地节约使用的原则,给公墓设定一个使用期限是有必要的。同时,续收管理费也不只是针对墓地的继续使用权,还包括对墓地建筑的维护、卫生和绿化环境的保养等,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然而,相关法规只是划定了20年的使用期限,对于如何续费、标准多少并未提及。近年来,每到清明时节,各地媒体都会就公墓到期续费的话题炒作一番,引发社会关注。可惜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到期公墓管理的制度空白只是在清明前后成为应景新闻,过后便无人问津,抛在脑后,直到下一年再被人们重新提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青岛、济南等在内的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管理费的现实问题。而相关规定的缺位,使我们不由得担心公墓经营者利用后人祭奠先人的心理漫天要价。这并非杞人忧天。据报道,浙江宁波一位老先生18年前花3000元买的墓地如今发生损毁,管理方索价1.8万元进行维修。对此,当地殡葬管理部门表示,管理费和维修费都没有物价指导标准,具体收费还得双方协商。

逝者为大,入土为安。在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中,殡葬包含了太多的寓意和情感。一处坟冢、一块墓碑,既是血脉亲缘的象征,也寄予着生者对逝者的所有感情和牵挂。因此,即便陵园在公墓续费上“狮子大开口”,提高收费金额,缩短续费年限,家属也大多只能被动接受。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我们几乎没有能力去质疑其收费标准是否科学合理,相关部门也难以实施有效监管。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殡葬,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的话题,是国人世代传承的一种文化。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具体层面的操作执行。现行《殡葬管理条例》颁布于1997年,2007年一度就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但一拖再拖,至今难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更是一“暂行”就是19年,甚至快赶上公墓的使用年限。

规定公墓的使用期限,体现了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的理念,但配套管理制度的缺失,无疑使这一政策善意大打折扣。当前,亟待通过法律的修订完善,填补到期公墓的管理空白。首先,科学划定使用期限。在如今国人寿命不断延长,代际年龄逐渐拉大的背景下,20年的期限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缅怀亲人的需要,值得商榷。为避免出现网友慨叹“当我们的思念还在蔓延,墓地却到了使用期限”的情形,有必要重新划定公墓的期限,予以适度延长。其次,合理制定续费标准。收费不应由陵园自说自话,各地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规范政策,尽快统一收费标准,杜绝滋生暴利的漏洞。此外,倡导文明殡葬新风。除续费外,有关部门应通过立法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对超期公墓采取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促进祭奠方式多样化。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