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50字的三公预算“吝啬”了些
www.fjnet.cn?2011-04-18 09:58? 魏文彪?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14日,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核定科技部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共49字,含字符59字。

一些地方部分政府部门在“三公”消费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引发公众不满与纳税人质疑。对于政府部门公开“三公”消费预算,公众呼吁了很多年,却少有政府部门将其公开。在这种背景下,科技部率先公开公务出国、公务接待与公车预算,无疑是在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上开了个好头。

不过,尽管科技部率先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但只是笼统说明,没有更为详细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比如,公众还想了解的是:这三项经费预算具体各是多少?公车消费中车辆购置与运行费分别是多少?与目前科技部配备的公车数量与规格相对应的,每一辆公车经费预算安排是多少?如果这些都不能在预算及其说明中体现,公众也就不知道每辆公车的经费预算安排是否适当,自然也无从判断科技部“三公”经费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节约原则。所以,在公布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同时,惟有公布更为细致的经费安排情况,才更便于公众监督。

此外,包括科技部在内的政府部门,还应在公布本单位年度“三公”经费预算的同时,配套公布相应的“三公”经费节约目标与办法。比如,公众想知道,相关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相比上一年度打算节约多少,准备通过何种途径保障节约目标实现等。公开“三公”经费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监督,促进节约“三公”经费。如果不制订节约目标,并通过有效途径保障节约目标实现,公开“三公”经费预算的意义就要打折扣。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工作,都是在政府系统内部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而这自然会削弱促使政府部门公开“三公”消费情况的力度。因此,有关方面应通过立法,使公开“三公”消费情况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法定义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公众监督的力度和可操作性,才能使财政资金与纳税人税款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节约。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