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江苏无锡灵山参加中华慈善百人论坛,论坛会址挨着灵山大佛,灵山梵宫的设计让我叹为观止。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也忍不住赞叹:“真是大手笔啊!”
中国慈善界也太需要来一些大手笔了。什么叫大手笔?就是在追求一个功能性的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出让人惊佩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魄力。否则就像龚自珍先生感慨的“衰世”,样样都让人觉得提不上筷子,即所谓“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
也许我的话会让一些中国本土慈善家不服:谁说我没有魄力,我都把成堆的钱上街去撒了,还不算厉害?接下来我来讲讲洛克菲勒的故事吧。
我读洛克菲勒的传记发现,他实际上很长时间都是一个非常苦恼的人,这种苦恼都是钱多、而且他有一颗敏感的内心所带来的。
如果你有一百万,怎么显示你很牛?你可以订两份牛奶,喝一碗,洗脸用一碗,别人会觉得你阔气。如果你有一个亿,怎么显示你很牛?你可以买两辆宝马车,自己开一辆,给家里小保姆开一辆,这样很多人会羡慕你。如果你有几十个乃至一百个亿,怎么显示你很牛,并且为自己赢得尊重?这个问题不仅今天中国的富豪会思考,也困扰着一百年前的美洲新大陆富豪们。那些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的好汉们,在举止高雅的欧洲贵族们眼中就是暴发户的缩影。
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出生低微的土包子典型。据他的传记讲,即使贵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十亿美元富翁,他也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无甚兴趣,亦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或参加豪华舞会和沙龙,品鉴诗歌和音乐。他一生沉溺的爱好似乎只有骑马。
而且那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高端访谈节目、精英杂志来宣扬这些企业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少被人窥知。以至于他和卡耐基、摩根这些富豪在当时都有“强盗大亨”的绰号,在各种场合常常被人唾弃。洛克菲勒一定能清晰地察觉到这种危机,今天我们读他写给儿子的信时,就能强烈感受到当时洛克菲勒那种不被理解的苦闷:
“我是我生命的重心,我决定什么适合我,所以我不在乎那些人说什么,我的心依然安宁。在有些人那里我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动机卑鄙的商人,即使我投资于惠泽民众的慈善事业,也会被他们视为一种诡计,怀疑我有追逐私利的动机,而丝毫看不到我无私的公益精神,更有甚者说我如此乐善好施是为什么赎罪,这真是滑稽。我想非常真诚地告诉你,你的父亲永远不会让你感到羞愧,装在我口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之所以成为富人,是我超群的心智和强烈的事业心得到的回报。我坚信上帝赏罚分明,我的钱是上帝赐予的。而我所以能一直财源滚滚,如有天助,这是因为上帝知道我会把钱返还给社会,造福我的同胞。”
1897年,从公司退休以后,老洛克菲勒更加专注于慈善事业。而老洛克菲勒要证明的不仅是他能够慷慨解囊扮演一个乐善好施的形象——那是他曾经嗤之以鼻的。他更要证明,他比那些大言炎炎的道德家们,能更有水平地把财富用于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19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纽约正式注册成立。这位后来活了98岁的富翁,一生对医学有分外的热情,这把他和中国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头一年做出的决策就是投资中国。那时的中国疾病流行,于是董事会给出的建议是“渐进有序地在中国发展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医学系统”。这项计划就是今天中国的协和医学院的缘起。
1915年协和医学院建院协议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师退伍,装备优秀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师医院和护士学校”。据后来统计,协和医学院的建设成本高达750万美元,而当时一加仑汽油的价格是5美分。
- 2011-05-24扩大募捐主体有助于慈善回归民间
- 2011-05-16慈善不能被官场“潜规则”掩盖
- 2011-05-13宗庆后能否改写中国慈善史
- 2011-05-10陈光标 暴力慈善
- 2011-05-10慈善不应是陈光标一个人的反思
- 2011-05-09运作慈善项目不能只靠个体良心
- 2011-04-29国内慈善业的短板害了陈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