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北大清华为何留不住高考状元
www.fjnet.cn?2011-07-05 15:47? 李小光?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堪称“收获丰硕”。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有关人士昨晚透露,截至目前,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相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今年港大在京录取40名高分考生,其中获录文、理考生的最低分数线分别为638分和654分。(引自7月3日《北京晨报》

北大清华是中国学子的梦想,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高考状元却抛弃了梦想的学府,接受了香港大学的橄榄枝。几年前,高考状元选择港澳台大学的现象还不突出,可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考状元做出了这一个抉择。

高考状元代表中国教育的最强音,然而这些强者却逃离了“故土”,即使是北大清华的“零志愿”也没能发挥出以往抢夺状元的杀伤力。虽然,从心理上我们为他们的选择感到五味杂陈,但说到底这不是他们的错,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国内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化”的效果不明显,教育模式老旧的情况下,我们又怎能要求他们一味的守在自家门口呢?

其实,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留不住千挑万选的好苗子,在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感到惋惜、羞愧。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司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北大排名第47位,清华第54位,然而香港大学却排名第23位,成为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我们大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远胜于香港大学,但是在高等教育上却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也无怪乎大陆的顶尖人才不断流向港大而不是北大清华。

再退一步讲,也因为国内大学精神缺失、高校教育错位才造成今天的现象。在功利化的教育模式面前,大学活力一失再失,大学精神一溃再溃,再加之僵硬、缺乏活力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大学校教育的异化。与此同时,我们一些高校教师只顾拉项目、跑课题,只当学生的boss,不当学生的老师,轻视甚至忽略对大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以至一些大学教师虽然顶着博导、院士的头衔,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人格魅力极差,充其量就是一个学术包工头,这样的专家学者能教出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评职称、升级别,讲资历、论背景,一些大学只片面的注重论文的发表量,而不重论文实质,曾经有高校教师直言,呕心沥血讲100节课,还不如一篇小论文。在这样的地方,会有多少状元会选择留下。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的高考状元做出“孔雀港大飞”的反应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一个大学都办成千篇一律,办成一个官府衙门,那么即使是大陆再一流的大学,也必然留不住一流的人才。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