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双性人救助真的无路可走?

www.fjnet.cn?2011-11-29 10:08? 于治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重庆晚报》报道:“我六岁侄儿是双性人,经手术虽保留下男性特征,但功能不全。我多次去给‘他’办残疾证,残联却说不够条件。”昨日,家住江津区滨江路江岸丽都小区的温先生致电媒体热线求助,称双性人功能障碍比轻度肢残障碍还严重,为什么不算残疾人呢?

39岁高龄得子,本是人生一大喜事,而对于这位化名叫东东的孩子来说,面对他的人生路却要多经受一番波折。双性人难题该如何破解,成为一道迈不过去的槛。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联络部祖怀主任的一席话更是让东东的家长感到了无助:“双性人不在国家标准中,不属于残疾人。”

可是,在当前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如此高度关注的时刻,这么小的双性人的残疾证怎么就办不好呢?

问题不只是出在法律规定上。法律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近来一些民生问题通过媒体曝光后陆续得到了解决(如绳牵三岁儿子扫大街的清洁工,其三岁儿子就学问题就已得到落实),这其实是一种进步,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为什么一些地方、有关部门总是在事件被曝光后、在领导签批后才动手解决问题,事后诸葛尽管也解决了问题,但为什么不能直接把有关问题解决了呢?

这其实是一种异化的思维在作怪。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怕担是非、有责任、做过了头,遇事唯唯诺诺,能拖则拖,能推就推,能闪就闪,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从这一怪圈中解脱,还需要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在党性修养、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求实效,同时还需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为特殊困难家庭、个人提供绿色通道,让全社会呈现更加和谐的新风尚。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向困难家庭、困难人员伸出援助之手,还需有关部门更加给力!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