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莫以“极端特例”小觑大众乘车难

www.fjnet.cn?2012-02-16 15:03? 柏文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你拉我拽,爬窗上车。近日,一张13日晚国贸公交站乘客爬窗挤车的照片在网上风传,让不少网友感叹晚高峰乘车难。北京公交集团回应称,当日晚高峰时段,因交通管制及事故造成道路拥堵,途经国贸至四惠地区的49条公交线路受到影响,导致乘客滞留,发生钻窗乘车的极端特例。(2月16日新京报)

虽然运营方宣称这是“极端特例”,可是乘客们不这样认为。在国贸附近上班的孙先生称,他见识了当日乘客钻窗的场景,但并不感到惊讶,每天大望路都是这么堵,为了挤车大家实在顾不上形象了。网友“吴心怡是万能小超人”虽然没有经历“这一次”,但是Ta说,“我是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挤扁了。”表明这次不是“极端特例”。网友“菏塘月色”说,住在燕郊到北京上班的人有十几万,只有这一趟车,还全是别的线路淘汰下来的破车,上下车只有一个门,白领也被挤黑了,很少有人让座,吵架打架的天天有。不必一一例举乘客网友所发感受之言了。

运营方说是“极端特例”,乘坐方说不是“极端特例”。哪一方更可信呢?笔者认为乘客大众的真切感受更可信。运营方表达的感觉,未必是亲身感受。然而,感觉常常会欺骗自己,还会误导后续行为。如果公交运营方坚持认为这是“极端特例”,那就会认为这是极难、极少发生的“这一次”,不会有“下一次”,不会去深入调查实际情况,不会去倾听乘客大众的心声,不会对公交运营的现状进行改善和优化,不会去寻找更优、更巧、更好的运营策略。结果可想而知,运营方意念中的“极端特例”,就继续成为乘客大众实际感受中的“常态常例”。

众所周知,北京是机动车超级拥堵的城市,所以鼓励大众乘坐公交是其优等策略。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实行低价公交的城市,乘客们从低价公交中得到了可以感受到的实惠。如果北京能够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购买更多、更大、更宽敞、更舒适的公交车,那么乘客们将会从乘坐公交中,不仅得到快乐,而且得到快乐。在“破车”上被“挤扁”,耳闻吵架打架声,爬窗上车,还需要“缩骨功、轻功、乾坤大挪移、狮子轰、太极……”,那么,快乐,连同体面、尊严,以及基本的文明礼貌,将荡然无存,烟消云散。这显然不能仅仅责怪大众素质低下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