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威马逊”已经过境,灾区进入了灾后重建时间,但红会却又陷了进去。红十字总会向灾区调拨棉被和夹克衫的消息传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媒体和网民质疑,三伏天里送棉被,红会领导是不是脑袋进了水,也忒不专业了。

不过,从最新的情况来看,红会夏天送棉被可能真的被误解了,可能真的不是公众质疑的那样,是一次不合时宜的、不专业的救灾行动,也并非是红会领导拍脑袋做出的决定。灾区虽然白天气温在35℃以上,但是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在20℃左右。灾区房屋倒塌情况严重,且灾区群众多集中在农村地区,老人、小孩、孕妇等体弱人群比较多,湿气重,气温低,夜间如果不在室内或者在帐篷内,确实需要棉被。这次红会发放的棉被是薄棉被,“能铺能盖,用途广泛”,的确是灾民急需的物资。据最新的报道,部分灾区已经用上了红会发放的棉被,便证实了这一点。

三伏天送棉被,的确与多数人的常理判断不相符合,尤其是扯上了红会,被质疑就更加正常和可以理解了。所幸的是,面对质疑声,中国红十字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部分解答了公众的疑惑。事件的发展也证实了送棉被的合理性,为红会的这次危机解了围。

也许红会会感到特别委屈,就像杨绪生所言,“这两年,因为郭美美事件,社会对红会关注度更高。民政部给三个省区都发了棉被,网友没说什么,但红会给广东省发放,质疑就来了。”的确,在郭美美事件的影响下,红会的公信力受到很大伤害,很长时间内捐款额锐减不说,在很多慈善活动中,红会即便积极行动,得到的仍然是公众的不理解。最近郭美美因为赌球被抓,虽然与红会无关,但红会还是没能完全从郭美美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公众对红会的不信任感仍未消除,对红会本能的警惕心理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网络上,质疑红会成为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红会不做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讨好。

其实,红会还真没有什么好委屈的,红会的款物来自社会的募捐和筹集,理应接受包括媒体在内的全社会的监督。况且,媒体在报道此次事件时,其内容大多呈现了不同的声音,并无太多偏颇之处。公众的质疑也情有可原,它反映的是在大家的心目中,红会在重建公信力重塑自身形象上,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次的争议,不过是一个试金石,它试出了民意,也照出了红会的尴尬处境以及努力的方向。

红会之所以在郭美美事件之后,遭遇如此大的信任危机,而且短期内未能明显修复,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长期的不公开不透明的运行机制。要想取信于民,彻底改变不被公众信任的状态,就必须把自身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置于媒体和公众更广泛的监督之下。即便媒体和公众的质疑最终证明是不准确的,也没有什么好委屈的,红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群不那么可爱的媒体和爱“找茬”的公众。此次争议,红会除了及时积极地回应外,不如做得更彻底一些,把棉被的采购、流向等情况,具体详细地向公众公布,以此为契机,让公众看到红会的诚意和努力。

杨三喜(北京 学生)

21日下午,海南省民政厅证实,文昌市翁田镇群众反映的救灾食品发霉情况,经核查属实,并且封存了该批问题食品290箱。纵然寻常巷陌、普通市场,过期、变质的食品也绝不可容忍,何况大灾面前,人们身心易损,感情上更难接受。当地政府部门已经致歉,表明了态度,还期待查清责任,依法严肃追究。

公允言之,这次“威马逊”台风来得有些超乎预期,当地也一直积极作为,避免了更大危害的发生。但正如管理学上的一句名言,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如果在事前预案工作更讲求以人为本、做得更精细些,比如提前放假,建议购买手电、电池等,准备干粮、水,提供避险公共场所等等,也许百姓应对台风就会更从容一些,也更能感受到政府部门应对的用心。毕竟,群众在灾难中的切身感受,是评价应对灾难的关键因素。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抢险、排障中的各方掣肘,从“做了”到“做好”,再到“做精”“做细”,防灾、救灾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修改得更好?

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应急响应跟上了,事前预警能不能再准确些;抢险攻坚很给力,事中协调能不能再顺畅些;历史成因挺无奈,事后重建能不能眼光再长远些?“成功是细节之子”,将深刻的教训汲取为精细化的服务,把抢险救灾的体制优势转化为人性化的温暖,让百姓感受到政府服务无微不至,当是在应对灾难中践行群众路线的新要求。

【“发霉面包”当然令人触目惊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包发霉的环境和诱因。打造坚强有力的抗灾救灾机制,平时练好应对能力,急时展现应变能力,那么不该有的困扰就会少很多。】

超强台风“威马逊”掀起的舆论风暴仍在持续。棉被争议尚未平息,海南又被曝光救灾中出现了发霉的面包。

海南救灾和食品安全,是近期的两大公共热点。在万众瞩目的救灾中发现了问题面包,其关注度可想而知,一些人有愤激情绪也是在所难免。然而,愤怒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防止发霉面包继续为害灾区,调查面包的“霉变”过程,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才是有关方面最应做的,也是真正的看点所在。

应当说,发霉面包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的反应还算快,不推卸责任的表态、诚恳的道歉也是明智的。目前,民政厅救灾处处长被停职检查,经销商被吊销营业执照,省纪委、民政、工商、食药监、公安等多部门介入调查此事。如此迅速反应,固然有舆论压力的倒逼,但直面问题的决心,人们也是看得见的。

相对“发棉被”背后的复杂性,发霉面包在是非判断上,无疑具有确定性。从目前初步暴露出来的问题看,霉变面包折射出救灾机制上的一些“病变”症候。生产环节,面包水分太多、真空包装渗入空气,保质期达半年的面包更是令人疑窦丛生。采购环节,没有按照救灾规定的程序操作,甚至连开箱检查都没有,如此萝卜快了不洗泥,又岂是一句“做得不细、不实”就能说得过去的?再者说,从出厂质检到入库检查通关,再到采购运输,重重关口竟然都失守了,有多少问题食品钻了空子?还有哪些见不得光的内幕?

诚然,灾情之重始料未及,救灾任务也是十万火急。但一者,有关部门应有起码的准备和应急预案,有食品、饮用水等必需品的基本储备,不至于如此临时抱佛脚;二者,再怎么时间紧任务重,确保救灾物资的安全可靠也是底线要求,不能一边救灾一边自乱阵脚。更何况,关键时刻掉链子,难道仅仅是一时之失?如果平时监管严格了、把关认真了,那么多箱面包何以发霉?问题企业又何以通过招投标?“发霉面包”当然令人触目惊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包发霉的环境和诱因。

近年来,每逢台风暴雨,在一些地方总会出现“没有想到”“准备不足”等困境。天灾不可调控,但政府部门的作为却是有弹性的。打造坚强有力的抗灾救灾机制,平时练好应对能力,急时展现应变能力,那么不该有的困扰就会少很多。这一课题,显然不只是留给海南一地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陆文江

【当大家不约而同走上投机之路,甚至不惧重复,则批评的独立性事实上已被取缔,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性盲目。】

受超强台风影响,琼粤桂三省数十万群众受灾,红十字会紧急救援,物资中含几千条棉被,意外引起舆论哗然——“三伏天为何送棉被”、“暴露出来的依然是管理问题和救灾机制的短板”、“驴唇不对马嘴”……视角不可谓不高瞻,言语不可谓不犀利,只是太缺乏实证精神。

受灾地区昼夜温差大、湿气重,棉被能铺能盖,方便应用,只要在当地生活过,对此应不陌生,可为何这么多评论者集体无视这一点?

这是因为,自“五四”以来,前贤力倡德先生、赛先生,但从实践看,两者均有未落实处。我们往往将演绎逻辑误为科学,排除了其中的实证精神,只要逻辑自洽,便信以为真,这就给误会提供了可能。

确实,“三伏天送棉被”这样的概括很有落差,容易引人注目,而写作者无需亲临一线,无需经验积累,无需做最起码调查,坐在书斋中就能哗众取宠,甚至成为名流,这自然鼓励了闭门造车、奉“常识”为圭臬的偏执。可问题是,“常识”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中,上帝造人曾是常识,太阳绕地球转也曾是常识,在今天,小学生都知道它们是谬误。

人类的认识是层积而成的,要突破既有误区,需要演绎逻辑和实证精神两条腿走路,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做学问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储安平先生也曾批评过,中国学问多是屋子里做的,适合批评、争论、教导、开会,大师遍地,而英国学问多是在工厂和实验室里做的,所以能很快变成产品,造福人类。

值得警惕的是,过去百余年来,缺乏实证的演绎逻辑曾一次次将我们民族带入苦难境地中,庙堂上天天喊新词,却少有人关注这些新东西是否与现实匹配,是否能落实,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的“口力工作者”层出不穷,可于事何补?

一个社会需要批评,但只有立场没有实证,本身就已违背了批评的精神,不仅无法提升整体理性水平,反而会走入“破鼓万人捶”的误区中,无非是迎合一下众意,做番精致的文字表演,当大家不约而同走上这条投机之路,甚至不惧重复,则批评的独立性事实上已被取缔,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性盲目。

1998年的长江洪灾,让家住荆江分洪区的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灾民。洪水来时正值半夜,我们只能迅速整理一些值钱的家当,逃往地势稍高处搭建临时住所。在救灾棚里住了几天,政府就运来了赈灾物资,饮用水、大米、消毒剂等急需品都有。但是,尽管洪灾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当时最受欢迎的却是薄棉被和羽绒大衣。

分洪区经济基础薄,洪灾让很多家庭一无所有。洪水退去后,条件稍好的家庭迅速开始重建家园,有些灾民则仍要在救灾棚住。时间很快到了冬天,政府和救灾组织对灾区的关注已逐渐撤离,赈灾活动在几次表彰大会后也基本结束。对仍住在救灾棚里的灾民而言,棉被和羽绒大衣比其他任何赈灾物品都管用、耐用。

没有真正经历过灾难的人,或许很难理解灾区民众面临的困难和无助。以围观者身份喊几句“灾难无情人有情”很容易,但很难指望他们真正了解灾区。在媒体曝出红十字会给“威马逊”台风影响的灾民发放薄棉被时,有些人骂红十字三伏天“送温暖”是一件蠢事,但作为曾经的灾民,我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一个曾多次参与洪水和地震救灾的朋友,与我对“赈灾棉被”的看法颇为接近,在他们运送的救灾物资中,几乎每次都有棉被和大衣;一些曾参与赈灾报道的记者也发微博,说有些暂时用不着的救灾物资,在灾后重建中会成为必需品。看媒体报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棉被几乎都是各救援组织的“标配”。

反观网上一些对“赈灾棉被”冷嘲热讽的人,他们的发言或是基于对红十字会的习惯性质疑,或是认为灾区现在很炎热不需要“送温暖”。还有少部分人的发言则带有阴谋论的色彩,比如认为红十字会给灾区送棉被是借机“清理库存”。

倒不是说我对“赈灾棉被”的看法比那些批评者更理性,毕竟,不同地域的气象条件、生活习惯等都有显著差异,别的灾区的经验并不能直接套用于海南台风灾害。但是,外人争论再多,也不如灾区实际情况有说服力。这两天有当地媒体报道,棉被在灾区可能并不多余;有网友前往灾区考察后也发现,红十字会“夜晚风凉”的回应确属实情。由此可见,保持审慎,不盲目质疑,确实很有必要。

值得强调的是,我并不是说红十字会不能被批评、被质疑。相反,作为一个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一举一动都应该被监督。经过这场“赈灾棉被”争议,红十字会有必要检视赈灾安排是否能更科学、更分轻重缓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无论是红十字会还是媒体和公众,当务之急都应将视线聚焦于灾区和灾民,帮他们共渡难关,而且最大限度地确保他们能获得持续救济和关注。

超强台风“威马逊”给琼粤桂三省区来了个下马威:房屋倒塌,农田、果林大面积被毁,城区停水停电……然而,大灾面前,一个小插曲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有网友发现,红十字会发往灾区的救灾物资中,居然有几千条棉被。南国七月,送棉被是否太过“温暖”?有媒体质疑红会救灾的专业精神何在。红会方面迅速回应,称棉被是常备救灾物资,有些老人、孩子确有需要。

救灾急如火,岂料“棉被”却成了“主角”,掀起偌大的舆论波澜,这恐怕让人们始料未及。但细想想却也有它的必然性。按照常理,在高温酷暑的南方,酷热难耐,此时送棉被,恐怕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因此,质疑红会救灾调拨棉被的合理性便在情理之中。尤其是,近年来红会负面传闻不断,常处于舆论的漩涡中,也增添了不少人对红会的不信任感。

但不管怎么说,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公共慈善机构,接受公众监督是必不可少。因此,不管舆论的质疑恰当与否,它都需有虚怀若谷的接纳诚意。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面对公众的质疑,红会方面不推诿,不敷衍,更没有“神回复”,而是从物资的申报、调拨程序,以及客观需求等多方面迅速予以释疑。公众理解多少暂且不说,相比以往红会经历的诸多风波,应当说,这次红会与公众能形成良性互动,其态度和做法都值得首肯。

其实,如果人们以理性的态度看“棉被”问题,恐怕并非就是非红即白那么简单。盛夏的琼粤桂,常规情况下确实不需要棉被,但对那些房屋倒塌,露宿于野外的人们,尤其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孩子来说,有床棉被或就可解决大问题。而从当地记者在灾区现场了解的情况看,部分民众也确实有对棉被的需求。这也证明,暑夏给南方灾区调拨棉被,绝非“无厘头”。

慈善在中国还是个相当稚嫩的事业,它需要公众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专业机构与公众建立的互信。作为近年遭遇了太多舆论激荡的红会,要想真正重树形象,获得民众的信任,老老实实“被监督”是绕不过的坎。事实上,也正是这些年的教训和磕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红会的运作水平。正如这次,救灾物资尚未到达灾区,人们便已第一时间在网上获知了物资清单,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公众和舆论的监督,正是保证红会透明、健康、公平运作的基础。

话说回来,假如红会能从网友的“吐槽”中汲取有益成分,在救灾物资的储备及调拨中更完善,更有针对性,提升救灾服务的水准,那或许是这次“棉波风波”的意外收获。无论如何,灾区还亟须各种救援,还是让我们为急需救助的灾区民众多做点实事吧。

本网评论热词:三伏天送棉被

“雪中送炭”受欢迎,“雪中送冰”则可能要被嗤之以鼻。对看似荒诞的事情嗤之以鼻容易,难的是追问离谱的具体原因。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雪中送冰”,可以迎合舆论的称赞,却未必真正理性和负责。眼下正值三伏天,就赶上了红十字会酷暑送棉被的事。

台风“威马逊”过后,红会向南方灾区调拨几千条棉被引发网友质疑。红会回应,当地虽然天气热,但存在昼夜温差。老人、小孩、孕妇等体弱人群,他们需要被子。

海南、三伏天、棉被几个关键词并列在一起,这个新闻想低调都难。围绕该不该给海南灾区送棉被,舆论的争议很大。批评者依据的是地理、气象常识,支持者依据的是可能存在的特殊时段、特殊地点和特定年龄段的灾民需要棉被。

应该说,因为红会的声誉欠佳,加上高温和棉被“搭档”,更容易被网友认为红会这是趁机“把库存发掉,好有借款拿钱买新的,然后就有新跑车给美美了”。这样的联想式言论并不少见,只是这样的想象和事实不是一码事,却偏偏被认为是“可能的事实”,进而当作“事实”来口诛笔伐。不难想见,通过想象性事实,再好的部门其形象也难保不被损害,何况曾经深陷舆论漩涡的红会呢。照此逻辑,难免把红会想象成体无完肤的一个组织。照这种逻辑推论,即便红会送的是清凉型的用品,也可能被怀疑是劣等产品。

三伏天送棉被之所以挨骂,在于不少人把个人的经验等同于全部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经验等同”,看似很有说服力,实则有点以偏概全。就拿棉被在三伏天是不是完全无益来说,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在室内的人和室外的人可能需求不同。即便同处一个环境下,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也有所区别。网上指责三伏天送棉被者,绝大多数是在市区可以上网的人。至于山区的灾民,房子没了,夜晚潮湿、寒凉的露天过夜者,棉被显然是不错的垫背和搭身物品。再者,几千条棉被相对于一个省的山区灾民来说并不算多。何况,红会捐赠的棉被,是军用薄棉被。这样的物品,对于特殊地区的灾民并非真的毫无用处。可见,缺乏相应的户外的生存经验,依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来推断所有人的需求,显然不够理性。

经验等同,比毫无理由的猜忌当然可靠。但经验等同毕竟不等于客观事实。换言之,经验等同难免会有“失灵”的时候。在网络时代,少数人的经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经验,进而以个人的经验为评判事情的依据。这样的批评,不是不需要聆听,而在于不能等同于真理,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就红会而言,通过舆论批评反思自己的救灾做法,会明白亿万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进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只要红会能甄别批评理由是否真正充足,按照实际需求救灾,而不是完全受制于舆论批评就行。

(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系主任)

20日下午,遭受台风重创的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宝宵村200多位村民去镇政府领取了7箱矿泉水和2箱面包,但打开后发现是发霉食品!生产日期却写着2014年7月1日,保鲜半年…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在21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并向受灾群众致歉,表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7月22日《京华时报》)

救灾物资是在灾难时刻,保持人们生命之门畅通的一把“钥匙”。救灾物资惊现问题货,不仅让灾民的心情雪上加霜,政策的善意瞬间被秒杀,更可能导致正常的生命之门被堵死。因此,“发霉门”一经出现,舆论就以高八度的分贝表达愤慨。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并未遮遮掩掩,而是真心诚意的道歉,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然而,简单的顺藤摸瓜,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只是治标之策。以“发霉门”为例,问题面包是海南省民政厅向海南华健贸易有限公司购买(该公司为经销商,非生产厂家)。追究责任,只能是处罚“把关不严”的验收干部,以及“毫无责任心”的华健贸易公司,并追究食品生产厂商责任。但如此处罚,最多只能把“发霉门”变成“警示门”,而不能杜绝其背后蕴藏的问题。

事实上,救灾物资“发霉门”,也是一面镜子。一方面,它照出了食品安全的巨大漏洞。其实,“发霉门”只是在救灾的火线上爆发,才如此吸引眼球,才发酵成“发霉门”。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今天的面包,标注未来的日期,或者,打开包装发现食品变质的案例,谁没遇见过?近期发生的,“福喜系"过期肉事件,更让我们看到品安全领域,暗藏着的 “硝烟”。依据墨菲定律,这种日常生活中,并非孤本的食品安全隐患,早晚会出现在救灾一线。

另一方面,也照出了救灾物资采购的短板。试想,没有严密的验收措施,没有动态的储备物资管理,没有一个合格的采购商队伍,仅靠灾难面前,临时抱佛脚,“打哪指哪”式的采购,能把问题货排除在外么?“发霉门”其实也是一次救灾物资“采购门”。它让我们看到,制度的缺失,以及相关部门应变能力的不足。

因此,只靠罚酒三杯式的追究、问责,堵不住“发霉门”。要管住“发霉门”,食品安全部门,要不断加大对问题食品的剿灭力度,让问题食品在市场绝迹。同时,民政部门也要用好“发霉门”,这面镜子,扎紧制度的篱笆,在救灾物资管理上,多些防范未然,少些临时抱佛脚。

【如何改变过时的旧作风,更专业、更科学、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救灾工作,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前,有网友发帖称,在台风“威马逊”过后,海南文昌翁田镇灾民收到了民政部门送来的发霉食品。随后,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忠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苗建忠说:“此次事件实在令人痛心,责任在民政厅,我们向受灾群众表示歉意。”(7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20日,网友发文曝光霉变面包;21日下午,海南省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派出专案组前往调查。“在查清责任后,将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把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忠表示。这样的反应速度,这样的表态,相对于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面对突发事件和媒体追问姗姗来迟遮遮掩掩或干脆装聋作哑,还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的。

目前,海南民政厅已经封存该批问题食品290箱,并派驻专案组前往文昌调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以下问题能够水落石出——这批有问题的面包,究竟是因为不良厂家生产了质量有问题的食品,还是采购者良心“发霉”,内外勾结以次充好发灾难财、骗取政府救助资金?或者是因为超强台风环境中高热高湿状态造成库存和运输环节出现变质?抑或是在收购和检验发放过程中责任心不足、粗枝大叶造成错失?

如果在调查结果中发现有贪腐或渎职行为,就应该对始作俑者依法惩处;如果是因天灾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向公众解释清楚,并承担失察之责任。这些,都是下一步处理的题中之义。

不管是何种原因,出现“发霉面包”这样比较“低级”的错误,暴露出的是在采购、保存、管理、检查、发放等救灾环节上还存在漏洞,说明救灾还过于粗糙,甚至显得“业余”。

这次超强台风“威马逊”救灾中,“发霉面包”事件和“夏天送棉被”引发的激烈争论,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暴露出一个问题,我们当前的救灾机制和救灾工作还远谈不上专业、科学、完善。平时,如何宣传动员防灾,突发事件、灾害来了,如何有条不紊开展救灾,相当一些地方和部门,更多的还是凭经验、拼“人海”,远未形成系统。折射到民众层面,则是对防灾救灾知识的匮乏,面对突发事件、灾害的慌乱及束手无策。

面对新形势下的防灾救灾工作,对于专司赈灾工作的民政部门,不能再是“小米加步枪”了。特别是在当下新媒体传播功能强大、群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灾害带来损失及冲击越来越广泛的新形势之下,如何改变过时的旧作风,更专业、更科学、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救灾工作,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盼望各级民政部门、慈善机构能以在“威马逊”救灾中暴露的问题为契机,在救灾机制、救灾链条上,对人员素质、采购机制、赈济现场的言语和态度,以及应对媒体等问题,都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梳理,并及时补齐短板,让救灾机制、防灾救灾工作真正专业、正规、系统、科学、完善起来。唯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个“发霉面包”或其他问题的出现。

近日,台风“威马逊”的登陆让海南文昌灾区成为了焦点。然而,真正制造话题的,却是“伏天送棉被”以及“发霉面包”两个关键词。对救灾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由赈灾物资引发的舆论争议,甚至超过了对灾情的关注。

红会“合理”地向灾区送了棉被,灾民“反常”地收到了发霉面包,事件性质并不相同,可两者的舆论境遇却不乏相似之处。看到伏天送棉被觉得“荒唐”,有网友没来得及搞清状况就把矛头指向了红十字会;灾民收到的发霉面包同一批共计290箱,考虑到救灾物资的总规模,或许不至于成为影响全局的“大事”,但在舆论场中却俨然已成了惊天丑闻。

作为涉事方的红会和海南民政部门,无论是否存在工作失误,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质疑与谴责,一个感到十分委屈,一个感到压力巨大,多少都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在同一地接连而至的两起舆情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揭示出当下舆论生态的状况。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决定了这是一个疑问与发掘无处不在的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发生在任何地点的事件与细节,都有可能即时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下。那些关乎客观事实的信息有真假之分,但基于事件信息做出的评价与判断,则属于态度、立场和观点的范畴,舆论场不排斥任何个人的见解。这就意味着,没有谁可以回避被注视、被评价、被质疑,舆论和监督是政府和全社会都必须适应的大环境。

反观当下一些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面对舆论和监督常常无所适从,没有积极性:有的一味反感、畏惧,拒绝任何舆论监督插手;也有满不在乎的“淡定”一族,任凭舆论声讨依然我行我素;还有的一旦陷入舆论风波就完全被动,一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这些不同方向的极端,其实都是无法正视和适应舆论监督的表现。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认清舆论和监督的特性和本质,消除对舆论场寄予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事实上,并不存在完美的舆论场。面对具体信息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专业人士,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对情况了如指掌,要求每个人都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要求每个声音都精准、恰当、理性,不仅不现实,更没有这个必要。

尽管不完美,但舆论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不能因为其天然的“瑕疵”而轻视其地位。舆论场就是一个混杂的大熔炉,包容万象,各种声音都是舆论场的一部分。理不辩不明,正是靠着以小窥大和“七嘴八舌”的合力,不断追问与逼近真相,充分发掘出社会上存在的或明或暗的问题,最终实现其监督的功能,弥补制度漏洞,维护公平正义。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部门尤其应当注意,舆论场的嘈杂、喧嚣,与理想中的集体克制和理性肯定存在距离,必然也会伴随误解和苛责,有时候,这些成分甚至会表现得极为直接而粗暴。面对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责难,政府部门应当调整好心态和理念,以服务者和权力责任者的身份,承担不同的声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接受社会的监督。

受超强台风“威马逊”影响,琼粤桂三省受灾严重。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不少网友质疑“三伏天送棉被”是否真合适宜?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员解释说灾区昼夜温差大,夏天也需要棉被是常识,并且“发棉被是我国救灾的传统,夏天发棉被看着奇怪,其实是救灾的常态。”(7月21日《新京报》)

红十字会“三伏天送棉被”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批评如潮,在很多人看来,帐篷、雨衣、药品这些物质才是灾区目前所急需的,大热天送棉被,这唱的是哪一出?有人质疑,红十字会此举有处理库存之嫌,还有网友调侃说,这个“创意”肯定是红十字会领导在空调房里想出来的。

“灾区夏天也需要棉被”,这既是常识,更是常态,感谢红十字会的官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救灾常识课。这点从灾区百姓和专业救援队那里也得到了证实,他们坦言,很多露宿的老人和孩子确实是需要棉被来或铺或盖,看来广大网友这次是真的误会红十字,误伤无辜了。

我不否认棉被的作用,尤其是在家园被毁,两手空空的灾民面前,没有多余之物,棉被不仅可以盖在身上,还可以当褥子铺在身下,既能阻寒气,又可隔湿气,当然用得着,肯定用得上。还有与棉被同样引发争议的夹克衫,只要是送往灾区的东西,没有无用之物,但一定要有个轻重缓急。在灾区普遍35℃的高温下,在救灾如救火的关键时刻,是不是应该优先调拨灾区最急需,最紧缺的物质呢?在我看来,棉被显然不在这个行列,它最多只能算个“所需品”,而非灾区夏天的急需品和必需品。这也是红十字会此次引发质疑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在三九寒天,红十字向灾区调拨大量棉被,保准不会像现在这样出力不讨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既然话已经说明白了,“三伏天送棉被”的讨论也应该暂告一个段落。说白了,“三伏天送棉被”罪不在棉被,而是长期以来红十字的工作一直不能令公众信任和满意,这才会因为一床棉被引发这么多质疑。

希望红十字将网友的质疑和批评当成鞭策,根据灾区实际情况,优先调拨最急需的救灾物质,为灾区百姓送上最切实的帮助。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再细致一点,更专业一些,力求每一项支出做到透明公开,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唯有如此,才能化解“三伏天送棉被”引发的质疑,赢得公众更多的信任。

20日,广东省公安厅公布了重点部位应急避险指引。当天发布的指引介绍了地铁、飞机、公共汽车、大型商场、高层建筑、学校等重点部位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措施。(7月21日《广州日报》)

应急 下一步应走向“演练”

在这份由官方发布,图文并茂的避险指南中,按照险情的不同性质以及发生险情的不同场所分别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避险建议,因此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市民能够熟练掌握,万一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就可以自救或者是救人。

实际上,国内应急避险知识、危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知识等方面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近年来备受诟病。尤其是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东省有关方面的做法,其实是对以前相关教育和培训缺失的一种“补课”。

当然,在发布应急避险指南之外,还要进行各种情况下的模拟演练。更加具体点说,这种避险教育和应急演练首先应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未成年人首先掌握这些常识与技能。其次是应该在政府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之下,由居民小区、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和机构,组织类似的演练活动,把这些常识与技能传授给广大市民,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一来,不但效率高得多,而且可以让学生、市民通过实践操作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在遭遇危急情况时,才能发挥逃离危险,佑护生命的作用。(苑广阔)

廉政 卷面考核如何入脑入心

“不过关就暂缓任用”。不久前,甘肃白银市有138名干部因为考试成绩不满60分而被取消考察任用,其中县处级干部21人。截至6月底,陕西共有345人因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7月21日《人民日报》)

很多曝光的案例说明,腐败之所以滋生蔓延,并不是因为官员不知法不懂法,贪官有时候说自己不知法不懂法导致贪污,是在故意装傻逃避责任。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严厉的责任追究,比如权力制约失衡,比如之前的退休了就等于进了保险柜等等。知易行难,纸上得来终归浅,如果任由权力缺乏监督,贪污无多少风险,从犯罪成本及收益的角度来看,官员廉政法律法规背得再滚瓜烂熟,信手拈来,我想他们的贪腐行为依然会层出不穷的。

不是说普及廉政法律法规不重要,但如何让廉政法规知识入脑入心?这恐怕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做到的。一个考试老不及格的官员,未必是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官员;一个短期“死记硬背”来蒙混过关的官员,在内心深处未必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试卷“考廉”不如 “拷廉”,领导干部廉洁的“考场”不在试卷上,而应该是洁身自好的做事过程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说到底,让领导干部廉政为民,关键还是在于把各种预防监督机制、党纪国法惩戒机制落实到实处,如果法规不发挥应有的威慑力,倒背如流也意义不大。将廉政考试从试卷延伸到官员整个干事的全过程,不留死角,这恐怕比单纯的廉政考试更能收到实效。(盘和林)

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红十字会启动应急预案,向海南重灾区捐赠棉被一事遭吐槽,不少网友表示“三伏天送棉被”是否真合时宜?7月20日,记者深入文昌灾区,灾民反映海南的晚上还是很凉,的确需要棉被,尤其是老人和小孩。(7月21日南海网)

应该说,此次台风,红会的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但尽管如此,网友们还是死死地抓住了“三伏天送棉被”一事不放,在讥讽红会救灾“不专业”的同时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甚至在红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出面作出解释,并称“民政部门此次给三个省份也调配了棉被”之后,网友们仍旧不依不饶,仍旧冷嘲热讽,红会似乎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尴尬境地。

灾民究竟是否需要棉被,吐槽的网友们只是凭常识判断。这不,在记者深入到灾民中采访之后我们才知道:红会给灾民送棉被,并非“不专业”,相反,正如杨绪生所指出的,是“不了解一些救灾知识”罢了。可是,除了公众不了解救灾知识之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吗?为什么同样也“三伏天送棉被”的民政部门,丝毫没有受到网友的质疑和批评,而针对红会的批评却铺天盖地?

很显然,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红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质疑,以至于红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做也不行不做更不行。当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时候,红会官网发出募捐倡议,却收获了满屏的“滚”字。可是,如果红会不倡议募捐的话,网友们是否又要批评红会无所作为?

网友们对红会如此态度,原因当然无须解释。但是,红会毕竟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红会衰败不要紧,但影响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则事态严重。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对红会不能总是习惯性质疑,而应该给予宽容性支持才是。更主要的是,经过这几年的遭遇,红会对自己处境的认识早已非常深刻,正在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在公众中的负面形象,正在励精图治,力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不能对红会求全责备,不能永远戴着有色眼镜、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红会胡乱挥舞大棒。须知,宽容红会,支持红会,就是给我们的公益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负责任的习惯性质疑,只能缚住红会的手脚,对我国的公益事业也并无裨益。

总之,红会要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恢复公信力,除了红会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公众的宽容、理解、支持和配合。

【纠缠于“口水仗“的各方也该休兵了。与其猜度灾民的需要,还不如直接请教灾民。建立并维持一个开放式的、保持良性互动的救灾平台,应成为红会的标配。】

41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华南,受灾之处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停水停电,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于此重大灾情发生之后的数日,本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关键时刻。但却因一起“夏捐棉被”事件,而在紧张的救灾间产生了一场口水战。

争论缘于新华社记者的一个发现:在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一个质问由此而来:三伏天里往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囧”了谁?这一质疑也代表了部分网友的声音。而红会方面则回应称,灾区昼夜温差大,灾民确实需要;再者,棉被主要是根据地方上报的物资要求而调配的。

棉被有没有用,在我看来实在是一场无甚意义的论辩。棉被当然有用,而且还能一物多用。但问题是,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灾民最需要的东西。救灾本就是救急,不能本着“能用”的标准,甚至是“日后能用”的原则去调配赈灾物资。救灾的前提,是掌握并尊重当下灾民最急需的物资信息。

“衣食住行”,是人的四大基本需求。台风“威马逊”令众多灾民住房倒塌,加之停水停电,灾民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这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断有民间志愿团队收集的急需救灾物资列表。其中既包括食物如饮用水、大米、面条、八宝粥、食用油、盐等,也包括预防风灾之后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所急需的消毒用品,如消毒粉、杀虫剂、灭菌水等。在“衣”与“住”方面,单衣、帐篷、枕头、毛巾被、防潮垫等均有急需。

透过一些海南灾民的反馈,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棉被和夹克并不在灾民最迫切需要物资之列。面对民众的质疑和渴求,红会也大可不必去为“夏捐棉被”声音辩解。如果确为“根据地方上报的物资需求”而调配,公布该上报地方或上报人即可。而如果真的关注灾区、心系灾区,另行组织救灾物资解救灾民于“水深”之中,才是正能量。

救灾本是救急,我理解这里的“急”,首先是要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面对灾区民众还有如此之多的应急需要,纠缠于“口水仗”的各方也该休兵了。与其猜度灾民的需要,还不如直接请教灾民。建立并维持一个开放式的、保持良性互动的救灾平台,应成为红会的标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开放慈善、患难相恤。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救灾。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灏军

【灾难是一场综合大考,试题是过去,答案在未来。】

一条条棉被,与酷暑中的海南,很难“联系”。难怪,看到红会给灾区捐棉被,网友直呼“太囧”,质疑红会“忽悠”。

其实,打抱不平者或许忘了:棉被问题,灾民最有发言权。我走访台风中的不少受灾区,对“棉被”有切身体会。就在台风“威马逊”登陆当晚,狂风肆虐,暴雨如注。在文昌,上万民房被“揭锅盖”,农民符永法家里的被子、衣服全部湿透,家具、家电一律进水。临时搭的帐篷里只有木板,铺盖真是全家的“急需品”。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都知道,台风过后,温度骤降,海边昼夜温差大,对老人小孩来说,仍需盖被。

何况,所谓棉被,在南方不过是薄薄一床,家庭必备。这也难怪,两天来一直在文昌翁田镇忙碌的海南省红十字会的李金跃,颇为“棉被”委屈,也不断疑惑:灾区需要关注的地方很多,为什么只盯住红会、盯住棉被?

很多事确实哭笑不得。截至发稿时,这次海南受灾325.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8.28亿元,伤亡、失踪24人,灾情严重。其间,停电停水,甚至手机也曾失去信号,很容易心生“信息孤岛”之感。我在文昌的采访,就是一路手机照明。这几天,我们写了无数灾区报道,篇幅不小,但很多人对海南灾情的“发现”与“重视”,却不是通过我们的报道,而是从“红会棉被之争”开始。或许,这正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人们往往关注那些新奇之事,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只“符合自己判断的信息”——比如相信红会“有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海南受灾情况现在能迅速获得全社会的关注,是不是还得“感谢”一下红会的棉被?

停电停水,房塌田淹,现场令人震惊。由此,也常常让人发问:台风对于包括海南在内的沿海地区,算得上“家常便饭”,人们对此早有应对经验,为什么这次灾情惨重?

坦率地说,为防御台风、最大限度减灾,政府部门一直积极作为。比如,省委、省政府在灾前就多次部署防御台风,提前让2万多艘渔船入港,安排了30多万人转移。灾后,省领导一线指挥,并下达攻坚死命令:21日晚,受灾市县主城区全部供电;22日晚,城郊供电;24日,农村通电。水务、通讯、园林等部门,昼夜不停抢修、排障,不少人家重新亮起明灯,喝到干净水。

这些工作无疑很有成效。但同样要坦率地说,灾难中也看出不少问题,发现了我们必须关注的“短板”。

一是“威马逊”作为海南41年来最强台风,破坏力超过预期,由此导致许多前期准备未能有力应对。二是许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大灾来临“短板”立现,建一套长效防御、救灾机制,不能再缓了。三是救灾纪律亟待加强,比如,网友反映的送往文昌翁田镇的救灾食品中,发现了过期面包、蛋糕一事,虽然民政厅长第一时间道歉,但能否从源头上杜绝这些问题,更为关键。四是救灾需要各方协力。以供电为例,抢修中就遇到诸多困难:台风极强,超过电力设备设计能力;广告牌、树木等压断了电线,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清理;不少小区配电房进水,设备被毁,单靠小区力量难以修复……这样的情况,要求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配合。

说到底,防灾救灾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我们在日常治理中未雨绸缪的科学防范,以及防患于未然的责任担当。灾难如同一场综合大考,试题是过去,答案在未来。

马跃峰(作者为本报海南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