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个小山村,五六十家人,在这十年来,有七八个姑娘出门,从来没给家里来过信,也无从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她们消失了,就像我们常说的:人间蒸发。”这段文字,是陕西作家丁小村写下的,他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因为在刚刚过去的8月中,好几位姑娘遭遇了暂时或永久的“人间蒸发”,联系此前的听闻,便有了这篇让人“心有戚戚”的文章。

丁小村的这篇题为《家乡的小姑娘》的文章,传播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几乎每一个看到它的人,心情都免不了灰暗,为最近那些遭遇不幸的姑娘,为那些走出小村在城市中打拼的姑娘,为那些“人间蒸发”的姑娘……自从重庆女孩高渝“搭错车被害”的事情传出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身边的人们,都习惯性地用“失联”这个词来概括形容。显然,相较于“人间蒸发”,“失联”这个词要温柔敦厚一些。

在和朋友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问:最近这些“失联”的女孩,是不是基本都是“小镇姑娘”或“小村姑娘”?朋友说,好像不是的,但这些人是多数。问这个问题,不是我天然地鄙薄小镇及小村姑娘,也不是说这些小地方来的姑娘,由于生活阅历及经验的相对不足,就该遇上这样的糟糕事情,我仅仅是想提醒大家思考一下,在城乡的物质差距逐渐缩小的当下,有没有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的东西。比如,小村姑娘与城市究竟隔膜到什么地步?在丑恶的人性面前,什么才是她们对抗的底气?

那些“人间蒸发”的姑娘,我们无从得知她们究竟遭遇了什么,但是,从最朴素的认知来看,她们的“人间蒸发”,肯定有主动、有被动,甚至不排除她们中的一些人,遭遇了悲惨的事情,最后只能“独留青冢向黄昏”。在一些人看来,包括高渝在内的一些被歹人所害的姑娘,自己也是有过错的,因为,20岁左右的年纪,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最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从道理上讲,确实如此,可是,这个道理,难以让人接受。就好比,许多人都喜欢一脸哀怨、爱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真正到了娶老婆的时候,却几乎没有人不愿意将“人情练达”的薛宝钗娶回家,世界就是如此分裂与搞笑。

我只想说一个道理,即,单纯不是过错,简单不是罪过,我们这个社会,理应给单纯的人,安全且美好的生活体验,而不应该让她们被动地把自己装到套子里。最起码,能够给这个群体,在刚开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之时,一个相对安全、相对可信任的氛围与空间。

以前,说到城乡差距的时候,破烂的衣服、城市里手足无措的表情,都能让人清晰地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有差距、有距离。今天,如果再用这些的眼光来看城乡鸿沟,基本看不到什么了。城里有的,乡村可能一样也不缺;可是,差距永远都不只体现在吃穿用上,心灵的差距恰恰最为遥远,正如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认识你。”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或许都该问问自己,对那些包括“小村姑娘”在内的乡下人,我们的心灵,和他们究竟有多遥远?我们是否真正对他们一视同仁?

多年前,“我奋斗了十八年,就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些人从中读出了农家子弟奋斗的艰辛,有些人读出了无奈乃至悲怆,可是,这句格言一般的故事,背后潜藏的奋斗细节,城乡两个群体的碰撞,以及化解风险与矛盾的故事,却全被掩盖了起来,我们难以知晓,农家子弟遭遇了什么,栽了多少跟头……

对每个城里人来说,呼唤制度的一视同仁,非常轻松;自己坚持不作恶,大多数人也能做到,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心灵,每时每刻都能保持一种柔软的姿态。然而,小镇及小村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遇到一幅慈悲的面孔,却不是那么容易了。慈悲与善良,常常能够温暖很多冰冷的心灵,同时这种温暖,也能滋润每一个陌生人的心田。

一个人,无论他来自城市或农村,无论他富贵或贫穷,如果他(她)能时刻被善与爱包裹,如果从来不会有人嫌弃他们的过往与生活背景,我相信,他及她被动或主动”人间蒸发“的概率,都会小很多。

【安全贴士是一种妥协,但不是承认现状、向现状妥协,而是承认过去、现在以及遥远的将来,性暴力很难避免。所谓女性安全贴士,是在最少的成本下,最大程度地保护女性安全的一种智慧。】

最近,发生了多起年轻女性受到侵害的悲剧。人们在谴责犯罪分子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也给出了一些对年轻女性的安全贴士,比如:拒绝陌生人搭讪,不要暴露个人信息……衣着打扮得体,独自出行尽量不要太暴露……让男朋友全程接送。

但这些安全贴士却引来了一些争论。有作者近日在《新京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这些贴士是物化了女性,限制了女性的自由、阻碍了女性独立,抑制了女性魅力外露,是“将现状自然化”的犬儒认知。

妥协不等于承认现状

的确,安全贴士是一种妥协,但那不是承认现状,向现状妥协,而是承认过去、现在、以及遥远的将来,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基于生理特点,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性暴力很难避免。

不过,必须着重强调的是,这绝不是说人类文明没有做出为女性创造安全空间的努力。实际上,人类社会一直在努力建构这个空间。社会制度,分为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不管是作为内在制度的习俗、道德、观念、风俗,还是作为外在制度的法律、规章,对此类现象都是严厉的谴责、并施以不同程度的惩罚。

但是,人性充满了不确定,哪怕冒着杀头的风险,也仍有人会犯下此类罪错。这个时候,就需要理性地面对人性中存在的这种非理性。而所谓理性,绝不是仅仅通过价值观、理论的推导来达到定性的结果。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定性的、逻辑的、整体的、价值观的、黑白的,但是,同时也是定量的、经验的、边际的、实际的、灰色的。价值观、理论、逻辑等,都来源于经验与实践,然后,当价值观、理论、逻辑再返回现实的时候,却必然、也应该受到经验、数量、边际的制约。仅仅通过逻辑推导得到的定性结论,往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十足的价值观正确,但是,往往与现实相差太远。

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世界的评判,在价值观、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再加上经验、数量、边际,是一种洞察世事的折中,是人类文明演化中积累的智慧。所谓女性安全贴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折中,是基于政策、措施必然存在的边际效应,在最少的成本下,最大程度地保护女性安全的一种智慧。


多措施并用能达到最好效果

所谓边际效应,简单地说,就是达到同样的目的时,不同的政策,措施会有不同的代价。比如,放暑假的时候,家长学校严厉定下规矩,孩子要远离江河湖泊。另一种措施则是,把所有的水面看管起来。两种措施都可以达到避免溺水悲剧的目的,但是,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措施,而抛弃另外的措施,无疑是成本最大的方法,在既定成本下达成最好效果的办法则是同时加强两方面的措施。

所以,完全撇开女性一方在必要时候、必要场合中的自我防备,那么,要达成同等的结果,必然是另外一方面施以更强的措施,而措施越强,边际效果越差,然后,就必须施以更强的措施,代价也会更高,反而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最终,必然是无处不在的监控,与无处不在的警力。抛开成本不谈,对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的整体自由,也是一个威胁。更何况,即便是这样,人类社会暂时还没有办法把全部水面看管起来,就如无法消除一切男性的潜在犯罪冲动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去讨论提高社会治安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女孩深夜去荒郊野外,或者外出远行,在有必要的场合,着装保守一点、稍微注意一点安全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安全,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所以,某种程度上看,透过对安全贴士的批评,我们看到的是价值观的强硬高过了个人安危,以及,隐隐约约的,阶层之间的隔阂与残酷。

很显然,几乎没有父母会反对女儿有自保的智慧,而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的底层大众也是承认这种传统的自保智慧的。真正能在媒体上发出批评“女性安全贴士”的人,多数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有车接车送,不会郊外打车,出入也是高档场所,着装与环境带来的危险都更小一些。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针对近期多个地方发生的女大学生被害事件,清华大学正在考虑,在即将开始的新生教育中加入针对女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具体内容和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除了清华大学之外,其他一些高校也表示已经在考虑对女生,尤其是刚报到的新生中的女生进行安全教育。(9月1日《北京青年报》)

最近一个多月来,国内各地连续发生多起女生遇害、失联、遭性侵事件,让社会各界对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人身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准备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针对女生的安全教育内容,正是对近期这类事件的一种积极应对,值得肯定。

但就近期发生的几起女生遇害、失联等事件来看,我觉得女生的安全既需“自保”,也需“自重”。所谓的“自重”,在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自我珍重,珍惜自身的生命安全,不去偏僻危险的地方,不接触不三不四的人;二是要自我尊重,不为了外界的诱惑失去自我;不穿太过暴露性感的衣服等等。比如在近期发生的女生失联或遭遇不测的事件中,有些女生是去外地见网友遭遇不测,还有的女生是去外地投靠“干爹”,结果陷入了传销组织无法脱身。

作为女生,去外地见网友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而和“干爹”这种在当下充满暧昧的字眼扯上关系,更是不应该。联想到前段时间曾经在网络上热传的“开豪车搭讪美女”的实验,我们不得不说,现在一些年轻女性在“自重”方面确实还有所欠缺,很难抵制外界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女生的安全,既需要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也需要女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需要她们多点“自重意识”。

女生失联谁之责2014-09-02 15:24

女大学生田某失联13天,父母忧心忡忡,跨省寻找,引来关注。意外的是,不少网友竟称“现在大学生头脑如此简单,她学的东西有什么用”、“现在女大学生智商怎么了”,而这类“抖机灵”的评论居然赢得颇多点赞。

女大学生失踪、遇害的恶性事件频发,值得重视,提醒人们提高警惕,亦属善意,但应分清公私界限,维护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不能只让受害人承担。

毕竟,女大学生们是在公共空间活动,遭遇伤害,公权力部门理应挺身而出,一方面严打犯罪分子,震慑凶焰,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治安。

提高安全意识,固然有益,但只能是辅助手段,因为犯罪手法也会花样翻新,新骗术层出不穷,人不可能24小时警钟长鸣,况且中国学生课业沉重,与社会接触较少,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遇到麻烦,责怪受害者很容易,可叱骂者应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建设一个让孩子们不再提心吊胆的公共空间呢?当犯罪分子竟敢在阳光下公开行骗,“守夜人”在干什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改变女生不安全的状况,需要通过加强立法和强化监督来实现,可现实是,普通人甚少这样的机遇,由于缺乏足够训练,所以无法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在他们看来,大环境不臧,自己跑掉就行,而不能免祸的,是因为他们太愚蠢、太无能,活该倒霉。

几千年来,中国人常常无法从公共秩序中合法获益,所以才会不断蚕食公共空间。一点公共绿地,总被圈占,一点公共楼道,总被堆满,一点公共道路,总扔满垃圾……人人都是“聪明人”,却建构出一个丛林社会,生活在其中,很难涵养真正的文明,更难形成勇敢的人格。所以,指责他人时好手颇多、词锋犀利,检讨自己时往往模糊、充满自恋,只要不是自己受害,宁可装作看不见。

无视基础正义,就不可能建立普遍公正的社会,不承担个体责任,就无法达成良治。更何况,现代人应站在人性的立场上看问题,不应用言辞对受害者和他们的亲人进行二次伤害,不对犯罪分子说不,却偏偏居高临下地教训受害者,这样的道德犬儒太多,只会窒息民族的未来。

16岁的重庆少女小敏没想到,自己与“男友”如胶似漆的这十几天,父母为她心急如焚,甚至惊动了各大媒体,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失联后第11天,晚上11点半,警方在惠安灌南工业区找到了正与网友小伟“私奔”的她。调查排除被拐嫌疑后,昨日下午1点半,小敏终于被父母领了回去。(9月1日《海峡都市报》)

失联少女小敏找到了,让所有牵挂她的人吁了一口气:没有性命之忧,只是因爱私奔。但此事件并没有完结,应该警醒和反思。

之所以大家这么关注,是因为近来重庆搭车女失联的命案引起大家的忧虑,还有近日的四川失联女孩被干爹骗去西安搞传销案件,贵阳少女被黑车主性侵案,这些“失联”背负了太多的沉重。

有实证表明,少女很容易上“黑车”,轻信、斤斤计较、贪小便宜,不善于保护自己,缺乏自我安全防护知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是其一。

小敏一直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初中二年级读完后,辍学来晋江,帮父母煮饭、做家务,照顾13岁的弟弟。然而失联后一直没有主动给父母打过一个电话,父母在焦急寻找她。这说明她的乖巧只是表面现象,她内心有许多的呐喊和渴望。

16岁,应该是读书的黄金期,而小敏只能辍学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很显然,其父母有责,没有尽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责任,而且有重男轻女思想。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大缺失,没有与孩子很好互动,也没有教会孩子懂得父母的心情。家教存在很大问题,这是其二。

小敏在7月份通过QQ认识熊某后,觉得情投意合很快相约线下见面,渐渐坠入爱河,于是便轻率地与“男朋友”私奔。小敏根本不知道男友“小伟”的原名和籍贯,全然没有考虑到潜在的多种风险,只是一头扎了进去。“为爱说走就走”,一个16岁的女孩能明白多少真爱的含义?

网恋,私奔,同居……不顾后果,亟需补上“爱情课”,不擅自以爱的名义私奔出逃,这是其三。

联合国妇女署在2011年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主要报告《世界女性进展:追求公正》中指出,虽然女性越来越强势,在许多场合,女性仍然面临不公正,暴力或不平等的遭遇。女性尤其是女学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必须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为防少女“失联”悲剧发生,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要做足功课,敲响警钟。

近日,多地上报4宗女孩失踪案例,其中1人确认遇害。山东农业大学大四学生林方冠失联40余天;四川女孩赴西安见干爹失联20天;8月29日上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21岁女孩王金芳从家中出门办事,随后失联,其已确认遇害;8月27日,16岁的湖南常德少女陈红秀随父母到长沙打工,被一辆出租车带走。(8月31日《北京青年报》)

看似密集的女孩失联事件,让不少女大学生陷入莫名的恐慌氛围之中。微博话题“少女的黑色八月”,甚至登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报道中凶手的作案手段,例如“抛尸水中”“囚禁性奴”,令人毛骨悚然。因此,不少女孩看到这类新闻后,总担心哪天自己也可能“遭此毒手”,从而对陌生的外部事物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排斥感。

恐慌源于对自身安全的不确定性,也是安全感受到威胁的正常反应。连番轰炸的女大学生遇害消息出现后,可想而知,很多女性恐怕都不敢再坐黑车,搭乘出租车的也将大大减少;为了保护自己,不与陌生人搭话,在淘宝网上购买“防狼喷雾”“防狼棒”,不独自逛街,也可能成为女孩生活中的常态。毕竟,应对外界的恐惧感侵袭,女性只能增加武力的抵御或反抗能力,而不像男性那样具备天生的体力优势。

其实,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危险。想想看,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类似的惨案,更不用提亲身经历——新闻报道中的其实只是小概率事件。如今这种莫名的危险氛围,不过是一些舆论制造的一颗烟雾弹。这颗烟雾弹一边塑造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潜在危害,一边利用人们对这类暧昧与罪恶事件的兴趣,来博取眼球和注意力。

倒不是说近日的女大学生遇害消息是假,但女大学生被害的社会问题,显然没有严重到如此夸张的地步。这就好比出门开车,虽然车祸时有所闻,但毕竟也是小概率事件,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并保持小心谨慎,就能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灾祸。如果每天出门提心吊胆,不敢乘车,那么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将会被打乱。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可以大胆放心,不少女孩轻信陌生人,才会身陷险境。与网友见面被劫杀、坐黑车被囚禁,大都是忘记要与危险保持距离——有些女性穿着打扮过于暴露,遇到危险时没有自救的经验和应急的头脑,都给危险埋下了隐患。

因此,告诉女生们提高警惕,学习防身、应急措施,才是媒体报道事实之外,更值得做的事。由此拓展开来,地震、地铁爆炸、公交自燃等威胁生命的意外,也需要公众学会如何应对,自我防护的实际演练和理论知识起到极大作用,这也是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和年纪都急缺的公共教育。

一个强大而又细腻的“女汉子”,不必被众多新闻报道的烟雾弹所迷惑。毕竟,恐惧不是护身符,只有更丰富的防身技巧和灵敏的安全意识,才能保护自己。

8月29日失联的杭州女大学生王某,目前确认已于失踪当晚遇害,这已经是近来媒体报道的第四起女大学生受害案,其中3人遇害身亡。刚刚过去的8月,由于各地接连发生女大学生遇害事件而被蒙上阴影,有媒体甚至用“8月劫”为标题对此致哀。

黑车、抢劫、囚禁,“密集”发生的恶性侵害案中,受害者都是女大学生,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初看之下的确显得有些非同寻常,形势也似乎很危急。很多网友感叹,社会越来越不安全,女大学生们太缺乏防范意识,教育也要为此承担责任,善意的“责难”之外,网友们纷纷支招各种女性自我保护的方法。

但是,静下心来分析,这些事件归根到底是刑事案件,应属于社会治安的范畴,受害人以年轻女性居多,也符合人身、财产侵害类犯罪倾向于向弱势人群下手的特征。从目前破获的案情来看,犯罪嫌疑人只要有机可乘,与受害人的大学生身份并无直接关联,种种迹象表明,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治安的形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严重侵害案件的连发是不是意味着当前治安状况明显恶化?如果仅仅就这几起影响较大的案件来看,结论恐怕还有待澄清。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年轻女性单独外出不安全的说法,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被奉为常识。陌生人的车不能上,夜间不要独自在僻静处,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等“经验之谈”,并非有意臆造出来用以警示的“故事”,换言之,这些情节很多时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血淋淋”的教训确乎存在,但广为社会所知的案件却似乎没有那么多。事实上,传递给社会以安全形势整体印象的,主要是那些公开出来的案件,因此,要判断某段时间内的治安状况是否确有恶化,或许需要先审视一下警情通报的现状。

客观上,犯罪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其发生几乎不可避免。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获悉治安情况的渠道,要么是对个别突出案件的新闻报道,要么是出现在法制宣传节目中的案例,但这些方式多少带有零星、偶然性,用作谈资窥测社会人心或许足矣,但若想凭此把握准确的即时治安动态却未免捉襟见肘。

然而,想要获知一定区域内确切的治安警情数据,通常来讲并不容易,出于保护受害人隐私和稳定社会情绪等考虑,警务信息的公开往往有所“保留”。对违法犯罪的过多公开,被认为有可能造成人心惶惶的不稳定局面,久之,警务警情某种程度上带有了“敏感”性质,有时甚至成了“机密”。于是,一时间连续的案件公开,反而让公众感到了“意外”。

维护社会治安是警方的责任,但也少不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透明的警情信息公开,不仅能及时震慑犯罪,也有助于公共治理水平的提高。那些真实的治安案件,无需限于坊间流传的恐怖“怪谈”,大可成为堂堂正正的提示信息,助力全社会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安全的环境。

近段时间,有三名女大学生的命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她们是19岁的高秋曦——在苏州失联半个月后确认遭抢劫被杀害;20岁的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2岁的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3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或生命戛然而止,或经历人生噩梦,她们的遭遇让人愤怒,让人同情,让人警醒。

此类案件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就在去年8月,女大学生王卓琳在南昌向塘火车站因下错车搭载黑车,结果司机心生歹念强奸未遂而将其杀害。这也是曾轰动一时的案件,却没有为同类悲剧画上句号。如果把案件放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比对,把女大学生扩展到更广泛的女性群体,就会发现此类案件尽管发生概率比较低,却总是在重复上演,而且多发生在女学生、女网友身上。对于悲剧的发生,我们当然可以谴责当地的治安状况、黑车的泛滥、人性的扭曲……这些确实是悲剧发生的“本因”。对于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不过,在着眼长期解决“本因”问题的同时,在对女性朋友抱以最大同情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女性自身角度寻找防范办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做也很重要、有效。

在已经发生的案件中,当事女生往往都是单身外出,而且大都选择相信陌生人。这样做错了吗?当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何其珍贵!但这并不意味信任完全要取代警惕。如果面对近在眼前的危险,不保持警惕而选择盲目信任,实则是一种愚蠢无知的表现。引用专家的说法,“当代女大学生多数属于小白兔类型,单纯、天真、涉世未深,很容易被骗”。正是因为这些特质,使得女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缺少自保自救能力。不久前,国内一家视频网站做了一次开车搭讪测试,结果显示,同一个男士开着豪车搭讪成功率达到70%以上。当然,这其中必然存在“豪车”这一特殊因素,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女生来说,要防范悲剧发生首先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自保能力。公安部门和媒体已经通过众多渠道宣传过防范悲剧的方法,特别是女性单独外出搭车时的注意事项,大家不妨时时温习一下那些提醒,不坐黑车、不与陌生人拼车、记下车牌号,等等。

在新学期开始前的一个月内,接连发生三起侵害女生案件。我们感到痛心,但同时也有担心,那就是能不能成为后来人的镜鉴。过往重复的教训,不能不引人担心。下个星期,新学期就要开学了,第一课照例要开讲了,笔者建议将这三起案件作为第一课的素材,通过反面案例加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能入心、入脑。

坐黑车要钱不要命2014-08-29 15:59

【行动与口号,选择与法律,实利与表面,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天差地别的分裂,甚至失去了改变谎言的兴趣。】

济南女大学生遭黑车司机绑架,重庆少女“搭错车”遇害……接连发生的恶性案件,让黑车安全再成焦点话题。

对上班族来说,恐怕很多人都坐过黑车,明知违法,却无可奈何。毕竟当下公共交通设计死角太多,从公交站到家门口接驳不畅,社区公交本能填补真空,可垄断环境又扼杀了其生存空间。合法的路走不通,自然是非法行为横行。

黑车屡打不休且蓬勃发展,体现了行业管理的荒谬。看得见的手过多干预市场,取缔了消费者、经营者自主议价的空间,当大家为了几分便宜、几分方便甚至不顾安全时,足证交易成本已大大偏离常态。

面对这个畸形儿,执法部门亦觉棘手。严打吧?执法成本太高;放任自流吧?蔓延又太快。只好风声紧时猛抓,风声缓时网开一面,以震慑的方式限制其规模。可由此又派生出两个大问题:首先,如果法律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尊严何在?如何杜绝腐败?其次,运动式执法将培育不守法的精神,分裂社会共识。

这样的荒诞剧,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墙上贴满“拒乘黑车”标语,警车就在不远处巡逻,可黑车司机们满不在乎地大声招揽生意,乘客们毫不迟疑上车……行动与口号,选择与法律,实利与表面,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天差地别的分裂,甚至失去了改变谎言的兴趣。

这,真的仅仅是百姓太愚蠢?真的仅仅是基层执法人员不作为?

现实是,我们太多的规章是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难接地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成分日渐稀少,博弈往往只在小圈子内进行,能进门的人再少,嗓门却大,进不了门的人再多,只能悄无声息。这一先天不足给了既得利益者绑架公意的机会,他们通过伪造专业经验、虚拟危险后果等方式,逼大家去埋单,而自己却能坐收红利。

黑车难题,根子在市场不臧,在公意与规则的分离。当这么多人不得不用脚把票投给黑车时,我们不应装聋作哑,法律维系现代社会的运转,任何不守法的行为,都是对秩序的威胁,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良法,而非王法,如何让法律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是突破现实种种难局的一把钥匙。

【由女生接连受侵害反思“安全意识”等,很有必要,但若把“涉世未深”当成其原罪,未免有苛责之嫌。】

近来女大学生“搭错车”后遭侵害的新闻接连曝出,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虽然三名涉事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但媒体和网友的亢奋点却停留在教导女大学生身上。就连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也放弃对犯罪分子心理的研究,转而在电视上解读女孩是如何缺乏防范意识的。

毫无疑问,多名女孩受侵害,跟其防范意识缺乏有关。由此衍生的对“安全教育概念化”“净化治安环境”等反思,很有必要。但要看到,悲剧发生后,许多人以看客心态评论受害者相貌,贬其智商,还说她们“占便宜爱计较”。

相较之下,这些侵害案有的嫌疑人曾有四度前科,可对于防止惯犯再犯罪的探讨,却少之又少;有的嫌犯是“临时起意式害人”,可如何遏制生人作案,没多少人关注;涉嫌杀害吴江女孩高秋曦的嫌疑人同为19岁,也无人问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所有的聚光灯打在了受害者身上,犯罪分子反倒成了隐形人。

关于女生如何自我防护,网友们献计献策。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是自我保护的内在要求。可若以安全意识匮乏为由,轻易从几起悲剧中得出“受害者有问题”的结论,是否太轻佻?要知道,抛开具体情境说事,易陷入“想当然”的判断误区,说不定她们也有警觉性,却稍有懈怠或事发突然呢?

我看到,有律师说“当代女大学生多属小白兔类型,单纯天真、涉世未深,故容易受害”。看到“小白兔”几个字,我仿佛看到刘强东对奶茶妹妹的称赞。可为何到了这,却成了几位女孩受害的原罪?包括很多教女孩要懂得示弱的人,如今却责怪女生没能成为文能察玄机,武能斗歹徒,集智慧与格斗力为一体的刑侦专家。且不说死者为大的伦理,单是铺天盖地地归因于受害者自身,就可能给一些潜在犯罪分子一种心理慰藉:我侵害她,都怪她露出那截白花花的胳膊。

“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前面永远是“害人之心不可有”。教育弱势群体防人有必要,但也要想法设法阻断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而媒体、有关部门在宣传提高防范意识的同时,也要让人们知道法网不可越,让某些人及时收回罪恶之手,这也好过当事后诸葛。

□李易(香港浸会大学学生)

【女大学生短时间内频繁上演不测悲剧,不是某一个原因所致,而是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社会,多处漏洞共同酿成的恶果,需要各方面都立即行动起来亡羊补牢。】

昨日《扬子晚报》报道,失联多天的南京某高校19岁的大二女生高秋曦,确认在返校途中遭遇抢劫被杀害。此前,重庆邮电大学20岁的女生高渝,搭乘陌生人的车辆遇害;而后济南22岁的大二女生金某搭乘电动车被车主带回住处囚禁性虐长达四天。

有媒体将这个八月称为“黑色八月”,连续多名女大学生遭遇不幸,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但必须承认,每一个个案的发生都有一定偶然性,无论是误上黑车,还是遭遇抢劫等危险情境,既不仅局限在某一个月发生,也不全是女大学生这一群体陷入险境。所谓的“黑色八月”更大程度上是公众遗憾、悲伤之情的投射。但正是这些悲剧的偶然性、随机性,加重了社会焦虑。毕竟我们身边仍可见黑车存在,毕竟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女大学生。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偶然也意味着,若不及时检讨、补缺,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才是“黑色八月”带给公众最深刻的心理创伤。

从客观环境上分析,中小学教育大多在自己家乡就读,直到考上大学,很多女生才第一次踏出了熟人社会的保护,而进入了未知的陌生人社会。我们若将“黑色八月”放在这一环境转换、人生转折的大背景下来梳理,便可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检讨。

首先,当然是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比如上述案例中,两名女大学生独自出行,都搭乘了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车,还曾在中途与司机因车资等问题发生过争吵导致矛盾激化。若她们果断拒绝黑车,或者避免与司机发生冲突,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当下,女孩们常以“女汉子”等称号自我调侃,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未知的陌生人社会里,女性的抵抗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因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是女生必须谨记的第一安全法则。

其次,除了自身防范意识的缺失外,同样应该检讨的还有学校安全教育的缺位。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将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文化课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关注甚少。即便有的女生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很难找到科学合理的教材及示范。而在美国,已有350所大学引进了女生自卫课程。我国学校不妨也开设“防狼课”等自卫课程,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将受益无穷。

再次,多起事件中“黑车”都成为罪魁祸首,这也反映出了交通接驳仍有大量死角。在很多情况下,选择黑车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公交线路未覆盖或错过了末班车,的士打不到或者司机不愿载,往往只能打黑车。如果交通接驳能再完善一些,如果公共交通能再方便一些,黑车失去了生存土壤,因黑车而起的恶性事件必然大大减少。

从常理判断,黑车司机一般只为求财,不至于害命,往往起歹念只在一念之间。若平时在火车站等黑车较多的地方能投入足够的安保、执法力量,若对黑车载客现象能有持续高压的打击震慑。即便无法完全消灭黑车的存在,但给黑车司机套上“紧箍咒”,也不至于让他们铤而走险做出杀人、强奸等恶性犯罪。

一个月内,三名女大学生接连遭遇种种不幸,悲剧已然发生,但这些“如果”、这些追问并非没有意义。屡陷不测不是某一个原因所致,而是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社会,多处漏洞共同酿成的恶果。唯有各方面都立即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才能让“黑色八月”的悲剧不再重演。

刚刚初中毕业的16岁少女王敏,暑假从重庆老家来到晋江龙湖的父母身边,然而,19日晚上10点半左右,小敏以买零食为由出去和男网友见面,自此消失。一周过去了,小敏仍然杳无音讯,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在获得江苏女大学生被害和一名女孩在济南遭到囚禁和性虐待两则沉痛的消息后,一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学生又失联了。在《现代汉语词典》刚刚将“失联”一词收入的语境里,没有想到仅仅在8月份,我们至少看到了5起少女失联乃至于受到迫害甚至被杀的消息。

综合来看,女孩失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搭乘黑出租,与黑车司机在谈价格方面产生冲突;二是,在火车站,遭遇色狼,并上了色狼的黑车;三是,被抢劫;四是,与网友见面,与网友发生冲突……其实以上这几个原因,并非是最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原因现在已经很久没有提及了——女性,仍然是这个社会中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尤其是一些单身出行的、没有社会经验的女学生。

柔弱的女性尤其是女孩们必须认清以下几个现实:一是,许多人对于社会是有情绪的,因此,社会治安未必如校园里一样好;二是,每一个城市,都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他们居无定所,有些人的性格乖张而变态;三是,男性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女性,有统计称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大量单身男性也容易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甚至于也会出现一些如西方电影中的恶魔;四是,社交网络的发达,让女孩们多了一些网恋机会,也容易让女孩们选择单身出行。这些都是需要女孩们警惕的。

联合国妇女署在2011年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主要报告《世界女性进展:追求公正》中指出,虽然女性越来越强势,在许多场合,女性仍然面临不公正,暴力或不平等的遭遇。女性尤其是女学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必须先要学会保护自己。防范遇到坏人的最好做法,就是结伴出行,同时必须要乘坐正规的交通工具,切不可出门在外还贪图小便宜“搭错车”。

王传涛(山东 职员)

【不要轻易为“女大学生”群体下断语、挂标签。需要反思与追问的,远不该止于“女大学生”。】

8月9日,20岁的重大女大学生高渝“搭错车”而不幸遇害;8月21日,22岁的山东女大学生金某搭乘黑摩托车,遭绑架、殴打和性虐,被囚禁四天后获救;8月12日,19岁的江苏吴江女大学生高秋曦在离家返校途中失联,直到28日才证实是遭抢劫杀害。

将这样的一些案件并置在一起,可以说明什么?也许可以提醒人们、尤其是女性,不要因为贪便宜而搭黑车,不要单身走小路;也许是在告诉我们,不管是东南西北,随便哪个地方,这个世界随时都可能有犯罪发生,有危险存在。

但是不。人们从各种案件中将这三起集成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它们的主题词是“女大学生”。“女大学生的黑色八月”“女大学生为什么易受骗”……

类似的标题足够引人注目,相关的新闻报道更是迅速地将追问与反思的触角伸向受害人群体本身:女大学生,你们为什么这么天真、轻率、不懂防范?

由这些故事很容易联想到在传媒口水还远没有今天这么丰盛的多年之前,曾有一件被大肆报道和追问的“女研究生被拐卖案”。此案发生后数年之内,女研究生群体的社会形象,几乎要与“愚蠢无知”画上了等号,甚而为“读书无用论”添上了重重的一笔注脚。

平心静气地看,受骗上当、遭受侵害的女性中间,女大学生的比例,大概远不会比早早辍学、混迹社会的年轻女性高;对于很多诈骗惯犯而言,更有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的中老年人群体,上钩得手的几率大约也更大、更轻易。

不要轻易为“女大学生”群体下断语、挂标签。既不要因为她们中有人被包养,就推断“堕落”,也不要因为有人遇害,就归咎于“单纯、不懂防范”,从此教导她们步步为营,“不和陌生人讲话”。正如不能因为出了一个彭宇案,就大肆宣扬“老人倒地不能扶”了一样。

需要反思与追问的,远不该止于“女大学生”。对发生在8月的三桩女大学生受害案再做些分析,会发现,江苏吴江女生案几乎无法防范,因为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离家不远,19岁的罪犯因为买彩票输钱而起意杀人抢劫,杀的是谁,只是事出偶然。另外两起都与黑车有关,却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不是说女大学生不该乘黑车,而是所有的人,原本就该明白,不能随意搭乘没有执照、资质及安全、法律保障的陌生黑车,那是对自己生命的轻率、不负责任。如果我们只将打击黑车当成政府的事,自己却大可以贪便宜、为它提供存在市场,一旦出事,只怪某个搭车的个人“缺少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怪政府查督或学校安全教育不力,那么,类似的恶案,很难不再。

不只是黑车。在这个人口流动频繁、贫富分化加剧、各类社会矛盾激凸、数字化与飞速发展带来人性缺陷的特殊时代里,如果我们不能学会自律、理性、负责,学会共建良好有序的公共空间,并不懂得最基础的守法与自我保护术,却一味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最大化,那么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风险都不可避免。

这段时间,针对女性的犯罪案件频繁被各地媒体曝光,大家在谴责犯罪嫌疑人的同时,也在热烈讨论女性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问题。近日,在微博、微信上,不少网友发布了各种各样的女性防范手册,用多图的方式来告诉女孩应当如何保护自己。不过,很多网友表示,部分方法可能适得其反。(8月28日《重庆晨报》)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一次不经意的邂逅,都有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不论是重庆、山东两位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抑或江苏女大学生被抢劫遇害,都为风险社会增添了悲情的注脚,以至于有媒体打出了“女孩黑色八月”的辛酸符号。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风险社会”从生僻晦涩的学术词汇成为大众流行语。贝克认为,在现代社会,一方面,人的不确定性逻辑不断扩散,取代自然因素成为社会风险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制度以及关系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变动状态转变,社会治理上的短板与不足,也会加剧社会风险。

风险防范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面对潜在风险时,如何防止不法分子的侵害?遭遇歹徒时,如何自救?尽管“女性防范手册”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安全焦虑不断加剧的老百姓来说,多一些风险防范的常识和技术,就会多一点安全感。

作为一种“亡羊补牢”的手段,“女性防范手册”暴露出全社会在性教育、安全机制建设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漏洞。长期以来,选择性地进行“童话教育”,只看见人性的阳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强,公众对那些突发的、伤害性大的风险警惕性较高,而对那些缓释性的、无直接生命伤害的风险防范不足;社会安全网络不够健全,依然有一些角落、一些群体处于边缘化境地。

8月21日,一名女大学生在济南火车站转车时误上一辆黑车,随后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其间遭遇多次殴打、恐吓、强奸、性虐。25日,该女大学生趁犯罪嫌疑人不备,偷偷使用手机发出求救短信。(《新京报》8月27日)

几天前刚发生一起女大学生搭错车被车主杀害的事件,尽管凶手已经落网,但是案情尚在审理中。现在又看到一起女大学生因误上黑车被绑架并性虐的新闻。两个受害者都是如花似玉的大学女生,真的不免让人唏嘘感叹。

因为发生争执就残忍的杀害一个无辜的生命,只因想骗点钱就绑架性虐一个女孩,对这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无疑需要社会大加谴责,等待他们的也一定是法律的严惩。

两件事情虽然都只是个案,两个姑娘的不幸也都很偶然,但这仍然值得社会反思:是姑娘们太善良还是社会人太坏!明明经常看到摔倒在地的老人没人敢扶,怕被讹诈,怎么对于陌生的车主反而这么轻信了呢?不知道是社会风气变好了,还是女大学生们太傻太单纯?

人们都愿意相信社会上好人居多,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老祖宗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社会当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只是不能随便轻信任何人,凡事多留个心眼总不会错。

被杀害的重庆姑娘原本已经跟哥哥的朋友约好了,不能因车子颜色一样就贸然上车吧,先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不是就能避免这场悲剧呢?而被性虐的那个姑娘,既然不认识路,出门在外为何不找个正规的出租车呢,尽管车子是否正规跟出不出事没有绝对的联系,但至少可以降低出事的风险。

经常看到有人一路搭顺风车穷游,最后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新闻总是很浪漫,而且充满正能量。因此,笔者跟多数人一样,相信这个社会的美好。但是还是要“不善良”的提醒单独外出的姑娘们:出门在外要谨慎,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时时报平安,坐陌生人的车记得把车牌号发给家人朋友,更不要因为贪便宜去搭黑车。

因为,保护好自己,是对家人的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