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在科技界迎来“大动作”。为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科技计划“碎片化”和利益固化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逐步建立起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将动一次优化布局的“大手术”。(10月20日新华社)

根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与巨额投入形成鲜明对比,是近年来,我国真正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还鲜有出现。从西方国家经验看,中国科研项目管理可以借鉴不少东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历来将科研创新视为国家发展之本,在经费投入上出手阔绰。尽管经费充裕,这些国家却少有出现科研贪腐、学术不端或战略方向失误的情况。其培养出的科学家长期囊括诺贝尔、菲尔兹等国际科学大奖,并使发达国家持续引领全球科技产业创新。西方科研管理中兼顾了“自由”与“法度”,既让科学家可以充分发挥其智慧,又让经费用在刀刃上。

欧美在科研管理上均采取专业设计、分散管理、多方出资、市场竞争的机制,权责明确。由于科研创新周期长、回报慢,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划和给予长期支持。欧美中央政府均设有专门的科研规划部门,定期召集全国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和分析人士,商讨制定未来一段时期的国家科研战略。该战略将指引全国的科研方向,但不涉及具体操作领域。

政府各职能部委负责设计、管理其职权领域内的科研项目,是真正“发钱”的部门。科研经费一部分通过退税、补贴的方式资助企业,另一部分则通过“科研竞赛”的悬赏方式在全社会汲取民智。此外,政府通过半官方背景的“科学基金会”,出资资助大学、民间科研机构,重点支持缺乏经济价值但理论意义重大的基础科学项目。而对于一些被市场看好的项目,科学家或院校往往通过企业资助、风险投资等民间渠道解决经费。

西方科研项目经费有着减免税款等特殊待遇,自然也需承担相应义务。一是使用目的严格限定。西方各国均对经费中“劳务”“杂费”开支有着严格限定,不能作为主要开支。二是多方审计。出资的政府部门、接受项目的院校、中央审计局都将对项目经费细目严格审核,一旦发现不实行为将立刻终止资助及追求责任。三是报表公开。为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所有官方背景的科研项目都应公开其财务报表,接受公众监督。

对于科学家而言,大量细分的科研项目使任何有才干之人均能才尽其用,其科研成果也让他们有资本向院校、科研机构索要更高的个人待遇。对于院校而言,培养、支持优秀的科学家学有所成能使院校自身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公众资金。对于国家来说,严格审计科研经费能够赢取全社会对科研的长期支持。这三者相互促进,让欧美科研发展迈入了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身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与此同时,《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获批,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关切。有专家称,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10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科研投入的增长,在近些年呈现出喜人景象,但与此同时,科研腐败和科研注水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以至于有人痛心发问:科学家们怎么在曾经孜孜以求的科研经费面前倒下了?

对于这组数据,我觉得有两个背景信息需要留意:其一,科研经费乱象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了,这些年科研经费多了之后浪费惊人,在过去科研经费捉襟见肘之时候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其二,财政经费“跑冒滴漏”现象,不仅存在于科研领域,其他政府拨款的项目中也大量存在,有些甚至比科研领域更严重。

结合这两个背景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不是钱太多(事实上我们的科研经费总体还是太少),更不是科学家集体性堕落(虽然不排除个别人有此情况),而主要是一个科学管理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科学家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的一群人,既然他们能精确地把卫星送上月球,管好5000亿元的科研经费,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恰恰在于,科学研究工作与科研经费管理,奉行着几乎完全相反的逻辑顺序。

科学研究奉行的是“共荣原则”,它是以最优秀人的水平为代表的。一个拔尖人才的一项科研突破,代表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水平,让大家都觉得“与有荣焉”。然而,科研经费管理适用的恰恰是“木桶理论”,它总是受最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约束,即使多数人是自觉的,但也不能忽视那些最差的人的表现。

有人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恶人”。这个“恶”,不是说管理者的品质低下,而是他在被管理者面前应该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追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假设被管理者都可能有潜在的人性缺点,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不自觉的人无从下手。

因此,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管理学命题。这跟科学家的能力以及总体品质,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即使再聪明的科学家,恐怕也不能做到毫无纰漏,因为漏洞无处不在,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哪条是正确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科学家自己管不好科研经费,更多的还是管理的导向没有做到明确具体、奖惩分明。

可以看出,此前媒体对科研经费的批评,最终指向的不仅仅是揭露和批判,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关切,呼吁完善的监管制度的出现。在这个意义上,《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出台,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通过约束少部分人内心的“小恶魔”,能够保护执着科学研究的“天使”。

一个管理方案的出台,能够回应民众的一部分关切,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让科研经费回到其科学属性。不过,除了用制度约束不自觉者,防止出现“一个课题报销一千多张火车票”的乱象,还得要创新分配方式,让更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突破性科学研究得到支持。毕竟,有效率才是最大的节约。

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几乎与此同时,《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方案》)获批,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关切。有专家称,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每年已超过5000亿元,但鲜有世界级科研成果,改变科研经费的配置模式,由此显得十分迫切。根据《方案》,按照财政部、科技部的规划,政府将不再直接管项目,分配项目经费、课题经费,杜绝“跑部钱进”。

如果能真正做到杜绝“跑部钱进”,这将很大程度改变我国的科研格局。从目前的《方案》看,有杜绝“跑部钱进”的良好初衷,但如果执行、落实不到位,“跑部钱进”会依旧存在,而且可能更甚。另外,要用好科研经费,除改革投入管理之外,必须改革对科研人员的管理、评价,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

首先,科研资源集中,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科研行政化。按照《方案》,将致力于解决资源配置碎片化的问题,进一步聚焦科研项目做大事。资源配置碎片化,在现实中,导致了多头申报,重复资助,重复投入等问题,这需要治理。但是,把资源全部集中在一起,也意味着权力进一步集中,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政府与科研基金会的关系,会进一步加剧科研行政化。

如果综合评审委员会的所有专家,都由政府部门聘任,那么,评审权说是在综合评审委员会,却仍旧在政府部门;如果综合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不独立,政府部门官员可以左右最终评审结果,那在申报课题时,还会有跑要现象、“戴帽子”项目。

其次,科技计划将科研项目分为五类,有可能被高校、科研机构视为不同等级进行考核。新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这貌似让科技计划成为一个整体,但也带来另一方面问题,即科研项目,被分为等级。高校和科研机构会按不同的科研项目,对教授、研究人员进行考核。

新《方案》并没有回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机构,具体而言,就是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实行以“学术自治,教授治学”为核心的现代治理,对教师、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订,并具体执行,而不能由行政机构制订、执行;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如果大学和科研机构均实行行政治理,把科研项目、经费作为考核教授、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整个学术界就会一直崇尚资源,却不崇尚学术,那么以整合学术资源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体系,难以改变崇尚资源的风潮,科研经费还是难以真正用到刀刃上。

冰启(上海 教师)

近日,包括李宁等院士、大学教授因陷入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与巨额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真正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还鲜有出现。与此同时,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有专家称,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第一财经日报》10月21日)

早在2011年12月,《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披露,高校科研经费数额巨大而监管形同虚设,截挪侵占、虚报冒领现象非常普遍。文章见报后,引发各界热议,呼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科研经费被乱花的话题再次为代表委员热议。一时间,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科研项目等于自动提款机的说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上述报道之所以再次刺痛公众的神经,是因为新华社首次公开了去年的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比1978年的52亿多元增长了近100倍,结果引出这样一句惊天之问:巨额的科技投入到底流向了哪里?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这意味着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人们担心,其中不少经费会流入李宁之类的项目负责人的腰包。

一年5000亿元的科技投入,已经超过了2013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的4132.45亿元,足见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决心之大,但事与愿违,巨额投入反而“造就了”李宁等科技领域的诸多“蛀虫”。这让人痛心疾首。

令人欣慰的是,以上述《方案》的获批为标志,我国已经开启了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方案》确定的五项改革原则看,一是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三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四是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是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每一条都切中时弊,大方向完全正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细化后的原则措施加以落实。

以第五条为例。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两者缺一不可,监督必须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鉴于科研领域的高度专业性以及小众化,两部委在坚持公开透明的同时,尤须完善监督体系。以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来说,包括:对部门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对项目执行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计,监督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所开支的款项是否符合规定;对经费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要给出必要的建议,问题严重的,将诉诸法律予以处分。

针对现状,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宏观监督、科技教育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和审计部门的事后监督体系,确保科研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监督对象不局限于科研经费使用单位和个人,还应包括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监督内容除了科研经费分配、使用情况,更应注重对使用效果的监督和评估,以此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只要这条能得到细化和落实,科技经费腐败现象当能得到有效遏制。

日前,中纪委官网发布科技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已被依法批捕。据悉,李宁在农业大学“财大气粗”,人人称其为“李老板”。事实上,“李老板”名副其实,其名下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分别在北京和无锡等地。(《中国经济周刊》10月21日)

李宁在农大应该被称为“李教授”,然而,人人却称其为“李老板”,这说明农大的很多人早就知道李宁一边当教授一边当老板。此外,李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很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评审。这么多的重要角色集于一身,或许为李宁长期以来获得、转移科研经费提供了方便。

多年前,很多教授就被研究生们称为“老板”,原因是,教授的手中不仅掌握着大量经费,还掌握着研究生前程,是研究生们在为教授“打工”。后来,教授变“老板”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教授不但是研究生们的“老板”,由于自己还创办了公司,成为真正的企业老板。李宁就是一例。

既当教授又当老板是否可行?从国外的例子来看,似乎可行,比如说,国外一流大学的不少教授都有自己的公司,以便让产学研“亲密”结合。然而,却很少看到国外教授像李宁一样把科研经费转移到自己名下公司,原因是人家的科研经费在分配、使用和监督方面比较成熟,科研经费的拨款与审核彼此独立。

也就是说,李宁之所以能套取科研经费,不完全是因为李宁自己开公司,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科研经费在分配、使用、监督等方面出了问题。比如说,李宁既是一些重大项目的专家组组长、学术带头人,又是这些项目课题的评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样一来,李宁涉及的相关项目就能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

可见,我们的科研经费首先在分配环节就有问题,即不是公正合理地分配经费,而是像李宁这样的关键人物在经费分配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对科研经费使用缺少监督,应该也是李宁套取科研经费的重要原因。

有高校管理者指出,科研资金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科研项目人力成本的投入不到位,课题负责人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难免心理不平衡。二是已完成课题验收的结余经费,按规定应上交,但普遍做法是留给课题负责人支配,管理比较宽松。这些说法应该是事实,但显然不止这两个原因。

在笔者看来,包括李宁在内的相关教授套取科研经费,首先我们要围绕“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等环节进行系统反思。要从相关制度上、现实操作上进行反思。应该吸取各种科研腐败的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并监督实际操作符合制度规定。

其次要围绕“产学研”结合进行反思。既然国家投入巨额经费支持科研项目,还应该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周密设计。比如,李宁旗下生物科技公司济福霖,就担任了研究成果转让的角色。尽管我们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规,但类似于李宁这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值得追问。

虽然教授变“教授老板”在国内外的例子很多,但笔者却不赞同这种现象,因为教授所开公司的业务多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关,很难防止腐败。而且,教授一边搞教研,一边当老板,很难保证教研质量。另外,“教授老板”还模糊了教研与市场的边界。教授与老板,这两种角色不应该重叠或者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