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和漯河两驻京联络处买到777瓶茅台全是假酒,此消息在社会引发热议。昨日,两驻京联络处负责人解释称,这些茅台是为家乡的宾馆企业代购,并非用于驻京联络处的招待消费。(4月15日《新京报》)

两驻京办之所以给出这样的解释,目的当然是为了洗脱“公款接待消费”的嫌疑。且不说这一种解释是否为实,但即使为实,那么就能证明两驻京办的清白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首先,驻京办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工作人员属于公务人员,而为企业代购则意味着公务人员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当。两地驻京办也许会辩解,他们只是代购,并无从中获利,但过程缺乏公开,公众何以相信?退一步说,即使是公务人员无偿为企业“打工”,也不合理,“为企业代购茅台”,如此无微不至的服务是政府的本分所在吗?

从已有的新闻报道来说,这种解释也站不住脚。据先前媒体报道,许昌驻京办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批茅台酒是被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饮用时,才发现这酒是假酒。现在,另一驻京联络处负责人却又如此回应:“酒为代购,尚未开封”。这种前后“打架”的说话,如何令人相信?

虽然这两个驻京办的负责人都称,他们每年获得的经费不超过30万元。但是,现在他们代购的这一批茅台酒金额却高达6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呢?现在看来,这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关键在于,不少驻京办获得的政府经费来源难以做到公开透明。现在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抛出这样一个干瘪瘪的数字,谁会相信呢?

笔者认为,当前最大的弊病在于,各地各级驻京办机构的性质、职能、经费规模、活动支出等这些基本内容一直得不到规范化管理,也难以呈现出一种足够的公开透明。而且,在管理上一塌糊涂,频频曝光出大量的公款消费及各种腐败案件,在这种背景之下,驻京办卷入负面事件,引起的舆论追问,并不令人意外。

□吴帅(医生)

'/>
河南许昌和漯河两地驻京联络处买到一批假茅台,消息一经披露,舆论不是忙着抨击假酒制造者,却几乎一齐对准驻京办开火,弄得这两个驻京办里外不是人,急得跳脚。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漯河“驻京联络处”董主任解释称,假茅台不是喝酒时发现的,“我们就是帮下属的酒店和老家漯河宾馆代购的”,这批酒还没有开封过(4月15日《新京报》)。没喝都能看出是假酒,早干吗去了?好像驻京办就光忙着在北京倒卖茅台了,越描越黑,“说都不会话”了,何必呢,谁信呢。

我还依稀记得,三个小偷光顾了云南盈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家,盗得80万现金,没想到人赃俱在,人大主任就是坚决不承认失窃80万。舆论对这三个小偷似乎并不特别痛恨,反倒本能地质疑这位人大主任。这人大主任就很有大局观,在80万巨款面前,毫不动心,坚辞不纳。不像这驻京办,本来想获得舆论同情,反倒惹得一身骚,除了被舆论追骂,还被省市两级政府痛批。

“驻京办”现在已经污名化了,不是出事的驻京办主任有一大把,也不是“驻京办主任”经常成为反腐小说主人公,而是一些地方的驻京办确实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跑部钱进”就不多说了,驻京办成为各地官员在北京的“行宫”,驻京办主任实际上成为许多地方官员在京城的跟班,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驻京办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公事,那老百姓也没啥大意见,可惜,他们很多时候拿着老百姓的钱,为一些地方官员的私事奔走,成为他们在京城的管家。自己再借机上下其手,大肆挥霍,让不少驻京办成为腐败的发源地。

驻京办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跑部钱进”,原因在于一些中央部委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分配权力。这项目、资金的分配,按说是有一个科学、合理、公开、公正的分配机制的,但这个机制往往又有很大弹性,在公关面前可以手高手低,这一高低,可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响当当的项目啊。谁不动心?谁又敢不认真?跑被舆论骂,不跑“被当地人民骂”,两害相权取其轻,多数地方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再说,跑来资金和项目,就是政绩,这政绩,就是决定自己仕途的砝码,在这样的实惠面前,被舆论骂骂算得了什么。如果这个资源分配机制在公关面前不会扭曲,该有的总会有,不该有的再跑也跑不来,那驻京办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比如说,山东潍坊驻外联络处,办事不力亏空严重,市政府决定撤回。话音未落,山东副省长王仁元铿然发声,充分肯定了各地驻外办的表现,要求各地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好驻外办(驻京办),让潍坊骑虎难下。撤还是不撤,恐怕不仅仅是潍坊能做得了主的。这污名化了的驻京办,虽然有问题,但更有作用,在资源分配体制没有进一步公开的背景下,还将要发挥不可忽视更不可蔑视的作用。“跑部钱进”不仅是很多地方的共识,还是让各地政府清高不起来的必然选择,没有了驻京办,更不方便,成本更高,谁又愿意跟驻京办较劲呢?

被污名化的驻京办,其实真的挺委屈。在权力边界不清、权力使用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下,驻京办干的就是打擦边球的专业活,能够在权力的边缘讨生活,这其实是戴着镣铐跳舞,他们也不容易啊。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
2月初,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和漯河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共同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但客人饮用该批“茅台”时,发现这批酒的口味不对,随后将销售假酒的人员举报到工商部门。经初步调查,这批茅台酒被确认为假酒,3名涉嫌销售假茅台酒的人员也被逮捕。(4月11日《京华时报》)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篇查假酒的工作新闻,然而网上的留言却是此起彼伏,而且多有“幸灾乐祸”之势。引发这种情绪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公款吃喝的问题,二是驻京办的问题。前者毋需多言,至于驻京办的去留,则是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1月份,山东省潍坊市撤销驻北京、上海、深圳等11个办事(联络)处,曾引来一片叫好。

之所以撤销地方政府驻外办,显然与时代变迁关系密切。驻外办多设立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上世纪80年代,由于出门交通、住宿不便,又没有电话和手机等原因,成立办事处的确有其合理性。然而时至今日,除了个别边远地区的驻京办在招商引资、信息沟通等方面也许确有用处,其余大多数地方驻京办的上述功能已名存实亡,或者说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驻外办消耗大量公共财政同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央视4月10日报道,仅以驻京办为例,目前在北京的各种驻京机构有上万家。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保守地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以上。而此次曝光的假酒案中,漯河与许昌两个地级市的驻京办仅买茅台酒便要花费66万元,即可见一些办事处之财大气粗。再算上全国各地星罗棋布、交叉纵横的驻外办,合起来的公共开支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只是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同样增加了政府的负担,潍坊市撤销驻外办事处也与地方政府不堪压力有关。

为什么“驻京办主任”甚至成为反腐小说的书名?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部分驻京办官员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广受诟病。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为了弥补经费不足,相当一部分驻外办都在搞经营,打着政府的旗号、拿纳税人的钱财做生意。正因为如此,2006年国务院要求整顿和规范驻京办管理,调查整顿驻京机构被中纪委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许昌和漯河市市政府的驻京办为什么买这么多茅台酒,局外人不得而知。但假茅台不能要,浪费公共财政、走偏了道的驻京办,也该清理了。事实上,积多年之弊,目前各地驻京办和驻外办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职责不明晰,浪费公共财政,管理薄弱因而滋生腐败,异化为“跑部钱进”的“公关”机构,干扰资源分配和行政审批。

从这方面说,的确有必要下大力气清理此类机构,该撤销的及时撤销,该整顿的及时整顿,既节约公共财政,也避免滋生腐败现象。当然,驻京办和驻外办本身也是历史问题,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撤销,这就需要在清理整顿的同时,加强管理,明晰责权利,减少开支浪费,避免腐化与异化。当然,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资源分配与项目审批的标准和程序,也需要做到完全公开、透明。当地方政府不再需要额外支付成本,就可以平等获取相关信息与机会时,驻京办问题的解决,也许就真的简单了。

'/>
一场打假风波,终于让公民们像模像样地讨论起驻京办的生存。

一般来说,我们不应该说存在即为合理,那是洋派的生存哲学,但存在即有其理由,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驻京办即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机构。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序列中,驻京办是一个隐形机构,未见制度安排堂而皇之的必要性,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设置驻京机构,却是一场自发运动——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奔向一个共同目的:有限的资源与项目以及无限可能的权力配置,手法只有一个:后台操作。

不久前,河南两家驻京办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客人饮用觉口味不对,举报后经工商部门确认为假酒,不法分子亦落入法网。(4月11日《新京报》)

一场打假风波,并无多少曲折,真正不幸的是,让驻京办从后台走到了前台。66万余元沽酒,豪气干云,客人拍案而起致使驻京办冲冠一怒,驻京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恰恰这两点戏剧性地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假茅台”对“驻京办”,直有“孙行者”对“胡适之”之妙。“假茅台”有“孙行者”之能,“驻京办”要做“胡适之”之事,市场经济讲究适者生存,打假是真打,打“驻京办”却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驻京办遭遇假茅台之前,山东潍坊市做出逆流而动的举措,在3月底前,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11家驻外办事处全部撤销。此时,各地驻京办却正在为4万亿元大蛋糕中的一小口而奔忙劳碌,一些从未设过驻京办的城市,为了“跑部钱进”也开始筹建。逆势之说,更有佐证,据《中国经营报》12日报道,山东省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在2月中下旬时,还表扬各驻外办事处在招商引资、政务联络、接待服务、信息调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强调省直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重视驻外办事处的工作,支持帮助驻外办事处的发展。

驻京办所取之经,正是招商引资、“跑部钱进”,在发展经济的年代,如此之经,可谓佛法无边。国务院在2006年就要求整顿和规范驻京办管理,中纪委亦将调查整顿驻京机构列为重点任务,但人家该取之经还得取啊。譬如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之后,发改委顶着社会公开投资去向的呼声不理,驻京办却成为异常活跃的细胞,一时间发改委“门庭若市”,周围酒店、餐馆爆满,附近想插进一辆小车都难。驻京办既有孙行者之能,当然不能因有买“假茅台”之祸,而抹杀取经之功,就今日潍坊取消驻京办之力来说,也不见得他年再没有恢复之功,譬如说,近年来频频影响地方政府形象的上访,以及对上访人劝返接返的制度,没有驻京办,行吗?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公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纳税人,纳税人看待驻京办,却是又一种眼光。你用纳税人的钱,做出的却是不能公开的事情,譬如买了酒,人们不知道;给谁喝,人们不知道;办什么事,不能说;事情办得怎么样,还是不能说;直到买了假酒,通过打假的新闻公众才知道,那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呢?潍坊撤消驻外办,根本原因就是财政不堪重负:潍坊市政府每年给驻外办的拨款是120万元,而办事效率却极低,其中两家办事处已负债累计2000多万元;太原等三家办事处已停止开展业务;有的办事处甚至打着政府的旗号做生意,赔了钱还要财政填窟窿。

假茅台让驻京办碰到的困境,不是驻京办该不该撤,而是有多少财政预算的编制与使用,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而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行政环节中,有多少可以省去的“白手套”与“黑手套”。

'/>
河南两家驻京办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但客人饮用后,发现酒味不对,经北京工商部门初步调查,这批茅台酒被确认为假酒

笔者注意到,驻京办花66万元买假酒一案,让“河南”、“驻京办”两个关键词成为网友议论的热点,有人嘲讽河南又出糗事,还有人认为驻京办花高价买好酒,是为了让“非富即贵”的人喝,所以要揪出“喝出茅台酒是假”的人,云云。

在我看来,驻京办买假酒案,关键是要揪出制造、销售假酒的人,加强酒类市场监管,既给消费者提个醒,也给生产厂家提个醒。不少网友拿驻京办大做文章,是打错了靶心,毕竟买茅台酒的不仅有驻京办,还有其他机构以及企业、个人,如果假酒泛滥,每个机构或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笔者之所以不赞成渲染驻京办买假酒,不是说河南这两家驻京办可以理所当然地花高价大肆消费名贵酒,而是说凡事有轻重缓急,此时当务之急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酒类、食品生产流通的安全监管上来,而最该受谴责的是售假制假者,如果网友抱着“河南”“驻京办”不放,无疑是“鹬蚌相争,为非作歹者得利”,甚至是姑息他们。

因此,与其再拿驻京办买假酒说事,不如赶紧呼吁强化食品的安全监管吧,这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