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首页> 国内热点>社会民生 >正文

研究生考环卫工: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来源:华商晨报 2013-01-14 编辑:唐丽萍

热衷体制内职位应反思

对于社会的热议,王勇认为是对环卫工人固有的观念使然。王勇反问:“谁说环卫工人就不能是高学历?难道环卫工人就必须是没文化和老年人吗?在我看来,招收这些高学历的人当环卫工,为将来的环卫事业培养人才,都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关于研究生当环卫工的讨论,并非由哈尔滨开始,早在2006年就有广州本地媒体报道称,当地环卫部门招收有编制的环卫工,就有研究生报名并被录取。

对此,广州市环卫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赵东平告诉记者:“当初是招考进了研究生,但并没有去一线当环卫工,而是到环卫机关里,目前整个广州的环卫工人里,据我所知,连个本科生都没有。”

赵东平对哈尔滨出现研究生当环卫工的事情比较关注,“因为地域以及观念的不同,广州的环卫工作已经市场化,在市场化里,没有所谓的体制外还是体制内,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级别。”

对于赵东平的看法,王勇认为:“环卫说到底是公共项目,那么,公共项目到底是市场化还是由政府完全承担,至今在学界上都还有争论,按我的理解,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项目,在市场化方面,还要有缜密的考虑,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环卫工就是公务员啊。”

在王洋看来,如果国考不能顺利通过,稳定的事业编可以当做公务员的延伸。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后,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都超过100万人,而1994年-2000年,6年里,全国累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4万余人。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专家张景岫称,从经济学的角度,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或者是发展的预期放缓的时候,大家更多从安全性的角度去考虑,就是说更倾向于做出比较规避风险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学生在工作上有更多的这种安全性的考虑,也可能会跟宏观经济的环境是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公众的担忧,张景岫称,有些专业的落脚点,比如地矿石油,主要集中在国企,所以选择国企无可厚非,但没有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特点,而一味追求稳定,则是不理性的选择。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的官员程小平颇为感慨,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作为年轻人的择业走向已经完全不同。那时候更多的年轻人是进入到企业,或者进行自我创业,一方面那时候的年轻人更有英雄情结,另一方面,当时全社会所散发的改革热情,以及为改革创造出的条件,让年轻人有一定的成本去承担失败,但现在,当时诸多的利好条件都有消退,无论是政府还是国企,巨大的稳定感以及背后的红利肯定会吸引年轻人。既然是改革,就得有勇气付出代价,可是,现在谁来承担代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这些年,中央在倡导事业单位改革,其中一个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就会出现收入和隐性福利上的巨大差别,能够搭上体制,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反映出体制惰性对年轻人的影响,而这种体制惰性则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惰性。”

程小平说:“出现的研究生当环卫工也好,还是国考的万人角逐一个职位,只能说是改革意识的消退,这种消退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整个社会,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于这些新进员工来说,王勇的担心则是“我怕他们因为辛苦而不能坚持下来。”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为化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首页> 国内热点>社会民生 >正文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