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联通两岸的心灵纽带
2015-09-06 09:43:36??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被评为2010年度的“最佳邮票”。 一段割不断的血脉缘 五夫镇朱子巷。 巷子不深,100多米,曲折蜿蜒,脚下是经岁月磨洗的鹅卵石,两边是被风雨剥蚀的土墙。 一群学生准备留影。一对情侣,女的撑着花伞,男的背手踱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阵爽朗的笑声飘过…… 随着诗句的意境,思绪穿越了800多年。无数次经过这条巷子,朱熹成长、求教、讲学、授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终于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700年的历史地位。 留存着朱熹一生大部分印记的武夷山,对于两岸朱子后裔来说,是他们的“源”之所在,有着如血脉和心灵归宿般的吸引力。 “第一次走过那条充满历史沧桑的小巷,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所在。”就在前几天,在台北八德路三段212号10楼,从福州参加完海峡两岸朱子文化发展研讨会不久的朱茂男如是向记者回忆。 朱茂男是朱熹的第30代裔孙,有着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台湾朱氏宗亲文化基金会名誉董事长、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常务理事等头衔。 虽从小耳濡目染着先祖的思想文化,可朱茂男始终觉着有些隔阂,直到来到武夷山,才寻觅到了通过“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传承推广朱熹思想文化这一毕生事业。 “小时候家乡祭祖,祖先牌位上有‘朱熹’字样。中学时学朱熹的《四书集注》,一股荣耀感油然而生。2000年到武夷山参访,让我有了传承推广朱子文化的责任感。” 有着同样感慨的是南平市政协社法和民宗委主任、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朱美珍。 “几十年前,在福建师大念书时,导师跟我说,你是朱熹后裔,研究朱子文化,以后一定有用处。现在真的派上用场了。”近年来,她在朱子文化的研究推广和两岸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 “你看,台大的老师又把‘朱子之路’研习营台方的活动方案发过来了,这项活动一启动,台湾师生的热情太高了,说不做都停不下来了。”朱美珍打开她的电子邮箱给记者看,邮箱内有她与台湾师生交流的大量邮件。 “朱子之路”研习营,其实是两岸学者、学生、朱子后人共同组织,重走朱熹的人生轨迹,感受、学习、研讨朱子文化的一项活动。从2008年至今已举办了6届,影响力越来越大。去年的第六届活动,参加的两岸师生已过百人,其中有80多位来自台湾的教授、研究生。 “目前两岸正在探讨开辟两条新的‘朱子之路’,一条是闽南的从政为民之路,另一条是台湾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书院文化之路’。”朱美珍表示。 |
相关阅读:
- [ 09-06]尤溪朱子文化园展出如椽巨笔 每支4米多
- [ 09-06]“武夷书院讲理堂”普及朱子文化
- [ 09-06]朱子文化:涵养社会价值和个人美德的源泉
- [ 09-03]加快推进五夫 朱子文化园建设
- [ 09-03]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