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大亨本-拉登已被美军击毙

拉登本想炸油轮毁经济

只停留在“遐想”阶段 美国警告提升戒备

“基地”组织头号人物乌萨马·本·拉登的个人文件显示,去年夏天,他策划劫持巨型油轮,制造爆炸事件,借此打击全球经济,推高国际油价。尽管这一想法证实为“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联邦调查局还是向美国警方和能源部门发出提示性警告,要求提升戒备。

拉登死前最后录音曝光:美国不要妄想安全炸船毁经济

美军本月初突袭巴基斯坦境内一处院落,击毙本·拉登,缴获大量文件资料。其中部分章节显示,本·拉登炸油轮的想法由来已久。

美联社援引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报道,本·拉登从未放弃发动恐怖袭击的念头。他不仅对大规模杀伤效果有兴趣,同时不放弃破坏全球经济、制造能源恐慌的想法。

提示性警告显示,本·拉登去年春夏季策划,劫持一艘巨型油轮,而后在油轮内部引爆。他相信,炸弹引发的原油爆炸可以产生足够震撼力,足以撼动全球原油价格,甚至引发“极度经济危机”。


想法未实施

美国官员说,文件显示,本·拉登炸油轮只停留在“遐想”阶段,没有进入操作层面。不过,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联邦调查局20日联合向各地警察局和石油工业部门发出提示性警告。国土安全部发言人马修·钱德勒解释:“没有任何线索和迹象表明,恐怖分子将在美国或美国以外地区针对石油或天然气设施发动恐怖袭击,没有特定或紧迫威胁。然而,2010年,‘基地’成员确实对油轮和石油设施显现出浓厚兴趣。”

现阶段,全球大约一半石油供应经由水路。一些分析师认为,一旦油轮被炸,可能连锁影响全球石油供应。另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只是一艘油轮遇袭,破坏力可能不会撼动全球石油业。

有意学海盗

一些美国官员认为,尽管炸油轮的阴谋没有付诸实施,但这一想法出自本·拉登,极可能已经在“基地”高层“传播”。美国政府在提示性警告中鼓励能源企业继续现有的随机监控,向员工通报袭击可能性,建立可疑活动上报机制。

本·拉登文件显示,“基地”对索马里海盗频繁劫持船只的高成功率感兴趣,有意采用海盗劫船的战术。凌朔(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

5月13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贾尔瑟达地区一边防军训练中心附近,安全人员在自杀式炸弹爆炸现场警戒。 新华社发

“恐怖大亨”拉丹被美军击毙不到两个星期,巴基斯坦塔利班激进分子为他复仇的第一枚炸弹已经爆炸,至少造成8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塔利班高调宣称这是拉丹死后的首次报复行动。世人看到,拉丹倒下了,似乎有更多的“拉丹”站起来了。

或有更多流血事件

策划袭击者还誓言制造更多流血事件,以报复美国在突袭行动中杀死拉丹。路透社报道说,巴基斯坦塔利班激进分子5月13日在该国西北部一所警察学院制造自杀性爆炸袭击,这是美国5月2日击毙拉丹以来,巴基斯坦境内首次发生重大爆炸袭击事件,这势必强化人们的一个普遍看法——拉丹的死亡不会缓解暴力活动,只会继续激励巴基斯坦塔利班等全球各地野心勃勃的团伙不断制造事端。

塔利班发言人从一隐匿位置通过电话称:“这是我们针对拉丹殉难的首次复仇行动。”爆炸发生时,放假的学员正陆续走出位于贾尔瑟达镇的前线警察学院。贾尔瑟达是一座商贸城镇,四周被麦田包围,距离首都伊斯兰堡135公里。

袭击巴基斯坦警察学院,显然,报复者认定,巴基斯坦协助美国击毙拉丹。此前,虽然美国官员三番五次强调,他们没有向巴基斯坦方面通报袭击拉丹住所的行动,但巴基斯坦领导人曾说,该国机构搜集的情报对最终追踪到拉丹发挥了作用。美国决定单独展开攻击行动,凸显了美国对巴基斯坦军方与伊斯兰好战分子之间的关系存有疑虑。


美国难以高枕无忧

拉丹死后,美国人更难高枕无忧了。美国一直在与拉丹的后继者周旋,他们已获巴基斯坦方面允许,直接讯问拉丹的三名遗孀。美国与巴基斯坦政府的三名高级官员透露,三名拉丹遗孀在讯问中对美国人都“相当有敌意”,讯问没有获得价值的情报。

为了防止恐怖分子的报复,美国已经草木皆兵。美国国防部长盖茨5月12日在视察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军事基地时说,海豹突击队员们现在很担心他们以及家人的安全,为此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有效加强防范。海豹突击队员击毙拉丹后,一直是美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这使突击队员更容易暴露身份,从而使他们遭到恐怖分子的报复。

英国广播公司5月14日报道说,美国当局对6人提起诉讼,理由为资助塔利班组织。6人中,有3人是美国公民,他们已在佛罗里达州被捕;另外3人是巴基斯坦人,下落不明。美国当局说,嫌疑人当中包括迈阿密清真寺的阿訇,此次涉案的5万美元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基地”报复不意外

报复者特意把报复时间定在5月13日,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实施报复行动后,巴基斯坦塔利班发言人说:“我们不仅仅把拉丹视为基地组织的首领,我们把他视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首领,所以我们圣战者,一定会不顾一切为他复仇。我们还有报复性地袭击,我们不会光等着去袭击奥巴马,所有与他有关的同谋,无论是巴基斯坦、阿富汗还是美国。”

面对报仇者的“誓言”,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基地报复不意外,后续会有一个较密集报复期。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也表示,美国政府一直对于可能存在的报复性袭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尽管基地组织已经被削弱,但它还没有灭亡,美国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一事实。(记者 王丕屹)

' />
本拉丹身后之“基地”真相

“扎瓦赫里有一个让人比较担忧的背景:他是从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出来的,当时他脱离兄弟会的原因,是认为其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宗旨,变得过于‘温和’”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左昊畅、记者戴闻名报道

恐怖主义“教父”本拉丹5月2日在巴基斯坦的藏身地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之后,整个世界奔走相告,额手称庆。但短暂的喜悦过后,美国政府紧接着就向全世界的美国公民发出旅行警告,称要小心可能会出现的针对美国人的报复性袭击。

“本拉丹的死并不等于恐怖主义的终结,‘基地’组织在中东、也门、索马里及其他国家的自治组织中还有拉丹的众多接班人,所以恐怖主义仍然会继续下去,甚至有可能在短时期内变得更加猖狂,”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说。

“后拉丹”时代的“基地”,将由谁接班、以何种方式运作,是否仍将藏身于巴基斯坦,会否对中国产生连带影响?

“扎瓦赫里的实际影响力可能比拉丹更大”

《外交政策》撰稿人杰希瑞巴乔里亚、格雷格布鲁诺:根据美国政府披露的文件,“基地”组织由一个最高委员会进行决策,“讨论和批准主要的活动,包括恐怖袭击”。

直到死前,本拉丹始终是最高领袖。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头目艾曼扎瓦赫里被认为是本拉丹的头号副手和“基地”的理论顾问。曾在2002年被巴基斯坦当局抓获、2005年又从美国在阿富汗的监狱中逃脱的利比亚人阿布亚哈雅艾尔—利比, 是 “基地”的公开发言人和另一名高级领袖。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位分析师曾说,艾尔—利比“明显是奥萨马本拉丹的接班人,将接掌全球‘圣战’ ”。

埃及人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是“基地”组织领导委员会的元老之一,担任本拉丹的顾问超过10年。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因为策划刺杀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曾与扎瓦赫里一起服刑。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埃及人塞夫阿戴尔,传说他与组织中的一些高级领导人一同被软禁在伊朗,其中包括“基地”组织的融资人、埃及人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卜杜拉。阿戴尔和阿卜杜拉是致200多人丧生的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的幕后主脑。


曾在伊拉克创造了逊尼派穆斯林极端分子团体“基地在伊拉克”(AQI),又在伊拉克策划了一系列包括杀害绑架外国人在内的致命恐怖袭击的约旦激进分子阿布穆萨卜扎卡维也与“基地”组织有关联。2004年10月,扎卡维宣誓效忠本拉丹,而本拉丹则称赞他为“‘基地’在伊拉克的王子”。2006年,扎卡维在美军空袭时死在了巴格达附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沈逸:过去10年,我们谈恐怖主义必谈拉丹。但事实上这是不正常的,因为“基地”还有很多分支机构,也会有自己的领导人。他们被拉丹的光环掩盖,并没有清晰地表现出自己的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扎瓦赫里的实际影响力可能比拉丹更大。而且扎瓦赫里有一个让人比较担忧的背景:他是从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出来的,当时他脱离兄弟会的原因,是认为其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宗旨,变得过于“温和”。

现在他有没有可能再度回到埃及?埃及在变革以后会出现社会动荡和权力真空,他回去的话很可能获得一次崛起的机会;而他一旦在埃及获得机会,要成为下一个拉丹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外交政策》撰稿人杰希瑞巴乔里亚、格雷格布鲁诺:因为“基地”组织已经高度分散化,所以很难精确估算其规模。估计成员有几百到几千名。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08年的恐怖主义报告,“基地”高级成员现聚居在巴基斯坦, 网络分散于伊拉克、整个中东地区、东南亚、非洲、欧洲和中亚。他们将继续策划针对美国和西方利益的袭击。

这些年来,“基地”组织从一个有层层分级和预算庞大的组织,转变成一种思想领导,通过因特网和“基地”组织下属宣传机构“al-Sahab” 来传播其理论。 以前是策划行动、实施袭击, 现在转向激励个人或小群体发动袭击。 巴基斯坦记者艾哈迈德拉什德指出,这些年来,“基地”已经权力分散化,到了 “一人一炸弹” 的地步,但仍然有带来死亡威胁的可能性。


拉丹之死“只是里程碑,不是转折点”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奥萨马本拉丹被击毙是全球反恐斗争的重大胜利。但它只是里程碑,不是转折点,反恐战争仍将持续下去,目前还看不到可以预见的终结点。

这一次胜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本拉丹本身具有的标志性意义。他代表着可以成功与美国和西方抗衡的一种能力。现在,这个标志没有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美国特种部队能力的证明。它在向恐怖主义分子传达着一种信息,那就是他们其实和他们试图去伤害的普通人一样脆弱。但是任何庆祝应当被两种现实冲缓。

但无论怎样欢欣鼓舞,我们都不能忘记两个事实。第一,本拉丹的死并不等于恐怖主义的终结。“基地”组织在中东、也门、索马里及其他国家的自治组织中还有拉丹的众多接班人。所以恐怖主义仍然会继续下去,甚至有可能在短时期内变得更加猖狂,必定会有一些人想要证明,拉丹死后仍然有人能够与西方抗争。

第二个我们需要保持谨慎的原因是,世界上一批最危险的恐怖主义分子的藏身地巴基斯坦,仍然不是反恐斗争全力以赴的盟友。巴国政府里有一部分人因为同情恐怖主义而不愿意采取反对行动,另一部分人则根本缺乏这种能力。这个现实不太可能改变。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思布特:无论“基地”组织未来命运如何,都不会对其他伊斯兰恐怖组织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这些组织包括,巴基斯坦的塔利班、阿富汗塔利班、虔诚军、哈卡尼网络等等。它们即使没有“基地”那样的全球性进攻野心,也至少和它一样充满仇恨与危险。目前特别需要一个全面的阿富汗镇压叛乱战略,以防止阿富汗落入本拉丹的后人之手。


“‘东突’和‘基地’组织的联系应该还是比较弱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沈逸:中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尤其是“东突”这一块,和“基地”组织的联系应该还是比较弱的。两者的主张其实是不一样的。“东突”的源头相对更独立一些,可以追溯到清朝阿古国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时期遗留下来的主张。从历史联系上来说,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才有消息说“基地”帮助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营地里训练“东伊运”的人。

中国面临的更主要威胁,是走民族分裂路线的人。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拉丹所坚持的“圣战”不一样,本质上也不是拉丹虔诚的信徒,更不是所谓的原教旨主义者。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中国来说,并没有太过直接的关联。“东突”和“基地”组织虽然都搞恐怖主义,但不能据此就认为所有的恐怖分子都是“基地”分子。“基地”的目标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方面。

(本文部分采访内容来自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家圆桌会)

' />
“诈和”拉丹这十年

文 | 王锦文

第一次是2003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向媒体暗示,布什政府已经抓到拉丹,只是等待恰当的政治时机公布而已。可是,仅仅一天之后,奥尔布赖特就一口咬定说,自己是在开玩笑

确认本拉丹的死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称,击毙拉丹后,一名身高1米83的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立马躺在其尸体旁,进行了身高比对确认。拉丹的身高为1米93,比一般人要高。报道透露,奥巴马总统对此很不解,为了此次行动,动用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直升机,难道就没钱买一个卷尺吗?

让奥巴马更不解的是:明明自己正式宣布了拉丹被击毙的消息,怎么还泛起无数的质疑?接受媒体采访时,奥巴马说那些质疑的人“脑子进水了”。

外界的怀疑确有理由,因为美方对拉丹之死的细节前后说辞不一,几番更改,还拒绝刊登拉丹尸体的照片,海葬拉丹的场面也始终没对外公布??

除了目前未能解开的种种疑点外,质疑盛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美国满世界抓捕拉丹的十年里,拉丹之死已经被“诈和”了很多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声称拉丹已经死亡、被活捉,把拉丹和其他人弄混等等消息就会到处飞。

消息每每传出之后,公众还来不及辨明真伪,就很快会有拉丹的录音或者录像播出,他亲自出来辟谣;还有的时候,则是由某些国家的领导人出面否认。

这种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情况让拉丹之死充满悬念,而那些被“拉”错了的“登”,也成为十年追捕中的冷插曲。


西班牙人“被拉丹”

在形形色色的“拉错登”事件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当属一位西班牙公众人物被莫名和拉丹扯上了关系。

美国国防部的通缉网站上公布的拉丹合成照片,居然来源于西班牙的一位议员。

2010年1月,西班牙议员亚斯帕尔·拉玛扎莱斯说,他非常震惊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作合成本。拉丹照片的素材。

时年52岁的拉玛扎莱斯,曾担任西班牙议会左翼联合派领袖。他说,他刚看到拉丹的合成照时,简直不敢相信和他本人之间所存在的相似程度。之后他很快意识到,他本人照片的前额、头发和腮部轮廓被“剪贴在了”拉丹的一张旧照片上。

拉玛扎莱斯说,利用一个真人的相片进行这种合成是“无耻的”,今后他再去美国将会感到很不安全,因为他的头发和面部出现在了被通缉的拉丹合成照上。

美国联邦调查局事后承认,他们的技术人员使用了“从互联网上找到的一张照片”的部分内容。

“拉丹的安全并没有因为这张合成照受到任何威胁,我的安全却受到了威胁。”拉玛扎莱斯很愤怒。


多次“被病死”

作为美国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首位,拉丹从一开始就被悬赏重金抓捕。虽然美国政府多次大面积撒网,但拉丹一度如同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2001年12月,美国情报部门声称发现拉丹行踪。当时,他们发现拉丹和其他数百名基地残余分子躲藏在阿富汗东部的托拉博拉地区。

就在同年同月,拉丹之死的消息首次传出。埃及媒体报道说,拉丹一直在阿富汗活动,但因为严重的疾病死于一个村庄。这个消息很快被证实是误传。

没过多久,在2002年初,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表示,拉丹可能已经死于肾病,因为有情报显示,拉丹将一台透析机带进了阿富汗。

这个消息让美国人立刻高兴了一把,但很快,拉丹的视频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亮相。在录像中,拉丹不仅澄清了自己没死,更试图借当时以巴冲突升级,挑动阿拉伯人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恐怖袭击。

2002年5月初,美国媒体纷纷报道称,美军在阿富汗托拉博拉山区找到一个与拉丹面貌相似的头骨。这件事情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但一个月后,当媒体向美国军方研究所询问下文时,该研究所却说他们从未收到过从托拉博拉地区提取的样本。

这一年的11月,半岛电视台播出的一盘录音带中,据称是拉丹的一个声音称,“真主的年轻人”正计划对美国发动更多的袭击。

在层出不穷的拉丹死讯中,自然灾害也曾经成为拉丹死亡的原因。2005年10月8日,南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有消息说,拉丹也在巴基斯坦的强震中身亡,但拉丹的秘密基地是否被摧毁并未得到确认。

当然,或许是因为考虑到拉丹的身体状况,以及他常年东躲西藏的逃亡生涯,大多数的拉丹死讯还是围绕着他的疾病。

2006年1月16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说,拉丹因肾病在2005年4月死亡。

2006年9月,法国《共和国东部报》援引法国情报机构的一份报告说,沙特阿拉伯方面确信,拉丹已经于8月死亡,死亡原因是严重伤寒引起的内脏器官衰竭。

《共和国东部报》将拉丹死亡的消息与法国情报机构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对公众的吸引力。该报还刊登了这项报告的副本,并报道说这项情报已提交给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德维尔潘。

情报副本上盖有“国防机密”的印章和法国秘密情报机构名称的缩写。报告言之凿凿,导致不少人都几乎相信拉丹就这样死了。然而,这种说法遭到法国外交部长的否认。

或许是因为2006年“被死亡”的次数有点多,拉丹好像也按捺不住了,此后一度变得异常活跃。

2007年7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要求国务院将悬赏捉拿拉丹的赏金加倍的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赏金高达5000万美元。在赏金加倍的第二天,网上就出现了拉丹的讲话录像。之后的几个月里,拉丹又发布了四次录像和四次录音讲话。


两次“被活捉”

除了不实的死讯,还有两次“活捉”拉丹的消息也被证实是乌龙。第一次是2003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向媒体暗示,布什政府已经抓到拉丹,只是等待恰当的政治时机公布而已。可是,仅仅一天之后,奥尔布赖特就一口咬定说,自己是在开玩笑。

第二次是2004年2月,伊朗国家广播电台报道说,有可靠的消息来源透露,拉丹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巴基斯坦北部的部落控制地区被抓获。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和五角大楼都否认了这一说法。

这种时候,拉丹也继续通过惯用手法来强调自己还好好活着。2004年10月,在离美国总统大选只有3天的关键时刻,拉丹突然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录像中首次承认是自己策划并发动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目标锁定“散步男”

有趣的是,与拉丹之死相关的错误,直到拉丹此次被公开证实死亡后还在延续,而且这一次,错得更离谱,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拉丹弄混了!

拉丹全名是奥萨马。本。拉丹,奥萨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发音和拼写都十分接近,结果多家媒体将拉丹的名字“Osama奥萨马”错弄成了“Obama奥巴马”,一字之差,全球瞠目。

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播出的画面上显示:“奥巴马。本。拉丹身亡(原文:Obama bin Laden dead)”,同样的错误也发生在西班牙《国家报》网站中,该网站公布 “奥巴马。本。拉丹已死(原文:Obama bin Laden ha muerto)”

在亚洲,台湾三立电视台新闻主播在播报拉丹被击毙的新闻时,也直接念成了“美国证实奥巴马已经死亡”;台湾东森新闻电视台播这则新闻时,标题竟然变成了“美国总统本。拉丹”。

数数十年来被“诈和”的拉丹会发现,所有的乌龙消息要么是说拉丹病死,要么说被活捉,要么说死于自然灾害,从来没说过拉丹是被美军打死了。

而这一次,由美国总统亲自来宣布的消息则是,拉丹被美军击毙,似乎美军在十年追捕快结束的时候,终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即便美军这次行动之前,目标是否准确,也没有把握。美国媒体透露,美国情报当局在对拉丹的藏身处展开调查时,发现一名身材较高大的男子,每天到前院散步一两个小时,随后锁定“散步男”(the pacer)。“但并未确认他就是拉丹本人,直到行动当天也未能百分之百确认。”

' />

宅男,本拉登。

2001年11月10日,巴基斯坦媒体公布了一张本拉登接受采访时所拍照片。

5月7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市,几名儿童在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最后藏身处附近持塑料枪玩耍。拉登被击毙后,他的支持者频繁在巴基斯坦展开报复行动。拉登之死,并未让巴基斯坦的局势平稳,一些部落和边境地区的恐怖势力远未被清除。

定义“宅男”,有些标准:长期呆在家中,不出门社会交往,尤其不喜欢接触陌生人,沉迷于某件事,作息时间不稳定。依据这个标准,刚刚被击毙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可以说是一位“宅男”。过去5年,本拉登藏身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一座大宅院内,从未离开,甚至很少走出房间到院子里。他通过信使与外界交流、监控“基地”组织在全球的活动。但他是非典型宅男,因为宅男一般都沉迷互联网,长时间挂网上,但本拉登从来不用电话、不上网,他沉迷于恐怖事业,但前提是,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拉登已死,我们通过分析从他住所内获得资料,倾听邻居们的回忆,还原他最后的潜伏的日子。


在“911”恐怖袭击之前,美国人就开始追捕恐怖分子本拉登。2001年起的将近十年中,美国人把部队开进阿富汗、伊拉克,把无人机派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山区,在全世界,包括线人在内,为美国收集情报的人逐渐增加到20万人。然后,直到几个月前,美国人才知道,本拉登已经在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离一座军事学院只有几百米的大宅子里,安静地生活了5年。

在这个看似危险的地区如隐形人一般生活着,但本拉登继续操控着“基地”组织。一个被重点防控的人,如何做到“人不知鬼不觉”?运用资料还原后我们发现,拉登“隐身”的秘密是:“漂移法”秘密转移,“障眼法”定居小镇,“绝缘法”隐居豪宅。


田野里的大宅院

2004年,信使卡汗为“舅舅”买了一块地,并建了一座坚实的宅院。5月2日后,这座拉登藏身多年的房子成了景点。

刚入5月,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一下变得热闹。镇上的居民这几天特别忙,不仅要忙着地里的农活,还要从一大早就开始应付世界各地来的记者和他们的“长枪短炮”。

通常,他们都会直接把记者引向不远处田野里的一座深宅大院,那就是本拉登曾经居住,并且最终被击毙的地方。

院子自5月2日就被封锁,巴基斯坦军队加了双层岗哨予以保护,不论记者,还是当地人,现在都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但从卫星地图上看,这座宅子在2004年时还不存在。

2004年底,一个操着普什图语,自称叫阿沙德卡汗的30多岁年轻人和他的弟弟阿克巴尔,来到了阿伯塔巴德镇,花了4.8万美元,从当地医生卡齐马福兹乌尔哈克手里买下了一片土地,并表示地是给“自己的舅舅”买的。

随后,卡汗就开始招人盖房子。有人回忆说,卡汗兄弟出手阔绰,盖房子工人每天可拿到比别处多一倍的工资。据说,卡汗要求房子建得安全可靠,多用水泥,还建了多个地下室和地窖。

最终建成的房子也和周边有些“格格不入”。房子四周是大片草地和农田,和其他住宅离得比较远。加上院子整栋房子占地大约3500多平方米。院子里主要有两座建筑,一间两层小楼和一座三层小楼,院墙高达3米多,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米,上边还拉了铁丝网。


对于这样另类的住户,阿伯塔巴德人为何见怪不怪?

这个镇子距离首都只有60公里,这座宅院与有巴基斯坦“西点军校”之称的卡库尔军事学院咫尺之遥。拉登藏身敏感地区5年多,美国人称是巴国内有某种“网络”在支持、保护他。

但在这里的居民看来,正是因为有军校在此,人们才觉得安全,到这里躲避战乱,他们也因此见惯了外来人,对卡汗兄弟和那座大宅的出现,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即使有人问起,卡汗只是说,“我们是商人,西北边境省那边战乱太多,没法做生意,我们希望过平静的生活。”

距离拉登宅院100多米的杂货店里,老板安库姆卡伊萨尔感叹近日生意不错。“最近这里成旅游景点了,我从来没见过阿伯塔巴德镇有这么多人。”由于所处位置“得天独厚”,27岁的安库姆是小镇第一批被西方记者采访的人。

安库姆和卡汗兄弟的接触比较多,因为两人时常光顾他的小店。他回忆,这两人出门时,从来不走路,都是开着红色的帕杰罗轿车或者白色的铃木小型货车。

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袭击这所住宅后,安库姆再也没见到卡汗兄弟从紧闭的大门中走出来。

《纽约时报》引述美军消息源的说法报道说,阿沙德卡汗和他的弟弟阿克巴尔卡汗都是化名。阿沙德的真名叫作谢赫阿布艾哈迈德,他就是被媒体热炒的拉登的信使,那个庇护拉登数年的科威特裔巴基斯坦人。兄弟二人在美军队行动中被击毙。


大宅院里的隐身人

镇上人回忆说,这家人的门不会多开一秒钟,偶尔有人去敲门,还被“训斥”,还有人说这家在贩毒。

卡汗兄弟死了,但阿伯塔巴德镇沸腾了。“我们从没见过拉登,不熟悉,但是卡汗是我们的熟人。”有村民说。

于是,镇上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努力回忆最近6年来卡汗兄弟的举动,试图找到他们作为拉登信使身份的“证据”,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恍然大悟的惊呼。

在邻居们眼中,那片宅院的主人就是卡汗兄弟。他们看起来很有礼貌,但并不主动接触村民,曾参加过当地人的葬礼,也会到清真寺去祈祷,最常去的地方是市场。

但事后回想,卡汗兄弟未必是商人,大宅里的人也并不简单。

邻居们说,除了卡汗兄弟,偶尔有女人曾单独从宅院里出来过。她们一身黑纱,外人完全看不到她们的脸。

35岁的邻居阿尔塔芙卡汗回忆说,那里面肯定还住着阿拉伯人。“我的孩子有一天曾经从这家门口经过,听到了里面有女人在用阿拉伯语交谈。”

拉登被击毙后,美国官员曾分析,出身于沙特的拉登,更愿意和阿拉伯人接触,那样更有安全感。现有报道显示,拉登的妻子都来自阿拉伯国家。

大概在2009年初的时候,邻居们看到卡汗兄弟用车接回来一些人,但直接进入大宅的车库。“大宅的门不会多开放哪怕一秒钟。”

据报道,这年1月,“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的头目和副手在阿巴边境的普什图部落地区被打死。“基地”组织在当地的网络被破坏,美军大举搜捕其成员。


当时没有人想到这和他们的镇子有何联系。但拉登行踪被曝光后,大家猜测,卡汗兄弟接来的“客人”,很可能就来自普什图部落。现有资料显示,拉登上世纪80年代在阿富汗抗苏斗争中,和普什图人建立了“战斗友谊”,后来在躲避美国人追捕时,多次借助普什图部落的掩护和帮助。

然而,卡汗兄弟从来没有邀请当地人到他们的大宅中做客,甚至都不允许人们接近。人们还发现,这家人的垃圾从来不让外人收,都自己烧掉。因此,流言传来,说这家人在走私毒贩。

离拉登家最近的邻居阿明说,一到晚上,那大宅就会亮起非常刺眼的灯光。拉登被打死前一个月,他曾主动去敲门,告诉这家人应该把灯关上几盏,因为这里的电费很贵。

“好一会儿,门才打开。而开门的人对我的做法非常愤怒,还问我:‘谁让你来这儿的?"阿明回忆说。

70多岁的老婆婆卡素比比说,她孙子曾和豪宅里的小孩们玩过。那里大人还送给他小兔子当礼物。这是迄今为止,媒体报道过的,唯一一次外人进入宅子。

但多数孩子的说法是,他们不小心把球踢进了那道高墙时,卡汗出来告诉他们不能进去捡球,而是给了100卢比(约合1美元)作为赔偿。这个价钱可以买两个皮球。现在他们知道了卡汗的大方是为了保护院子的人。


拉登的宅男生活

美军发现拉登家里种菜、养奶牛,虽然没有治疗肾病的药,但是有大批色情电影。

虽然没进过那幢大宅,但杂货店老板安库姆可以说是镇子里最了解里面的人。他知道,卡汗兄弟每回买的东西足够10人吃,他知道卡汗很喜欢“名牌货”,比如雀巢奶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还有高品质的香皂和香波等,他还知道,“他们都付现金,从不赊账。”

但镇上的小商贩穆罕默德乌斯曼发现,卡汗兄弟买烟从来不买一整包,只是偶尔买一两根。买了烟之后,他们就在乌斯曼小店外站着抽完。此前早有报道说,拉登是个不喜欢烟草的人。

但拉登一家,并非完全依靠从外面买来的食物。

美军突入拉登的住所后发现,院子里开辟了一大块菜园,一些作为仆人的阿拉伯女性和小孩,还在院子里养着一群兔子和几只鸡。为了给一家人提供牛奶,院子里养着牛。

除了食物,美军高官向媒体透露,从拉登豪宅内搜出了一份“常用药物名单”,主要是一些治疗高血压、胃溃疡、带状疱疹、神经痛和普通儿童疾病的药物。

除此之外,美军还在药物名单中发现了野燕麦糖浆,据了解,这是一种有壮阳功效的草药,号称“植物伟哥”。此外,尽管不知道拉登是否看过,美军在其住所搜到大量色情电影片断。

此前曾有传言,拉登得了肾病,四处逃命都要带着透析机器。但美军在药单中,没有发现治疗肾病的。而他的妻子萨达赫在被抓后透露,拉登的肾病早在2007年就已经治愈,而他治疗肾病主要是靠吃西瓜。

萨达赫今年27岁,是拉登的第五位妻子,也是他最为宠爱的妻子。拉登被击毙后她被关押,有关拉登藏匿在住所里5年的生活,很多是由萨达赫讲述的。

豪宅有两座楼,那幢两层的小楼据说是拉登儿子居住的,还有一座最显眼的三层楼是拉登和妻子以及信使兄弟的住所。

拉登和妻子通常住在三楼,二楼还有个比较宽敞的客厅,这里一般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一楼归卡汗兄弟使用,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两人都有俄制的大火力机枪,守门是为了以防不测。


5月7日,根据他妻子提供的线索,巴警方找到本拉登当年藏身的山洞(上)。本拉登住所周围有很多田地(下)。


卫星图片显示,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本拉登藏身的住所2004年时还不存在(上),2005年修建了一部分(中),到2010年已经扩建完毕。

拉登在房子里一天的作息时间还不得而知。

由于拉登是虔诚的穆斯林,每天5遍的祈祷功课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推断拉登应该有早起的习惯。

据拉登妻子透露,白天拉登也几乎不会走出房间,偶尔会在院子里溜达。美国无人机的照片中,有几次拍下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据称,这就是拉登。


“基地”的隐身领袖

拉登不用手机、互联网,通过信使用U盘传递电邮,依然操控着各地的“基地”组织。

美国媒体曾评价说,生活在宅子里的拉登就像一个孤独的“囚徒”,但美国情报人员却不这么想。拉登虽然宅在家里5年之久,但是这幢房子,依然是“基地”组织的指挥中枢,拉登从没放松对恐怖袭击的掌控。

美军从拉登的住所里缴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恐怖主义资料。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资料,帮助美国人分析拉登如何操控“基地”。

在他们公开的一段录像中,胡须花白、身披毛毯的拉登,手拿遥控器看着一部老旧的电视机。而与之相对比的另一个场面是,拉登染黑了胡须,身穿金色长袍,精神矍铄地发表讲话,据悉这段讲话录制于去年下半年,内容是抨击美国。

情报人员称,“这是拉登的宣传技巧,假象也是他制造袭击的一个手段。

美军还在突袭中“收获”了拉登的日记本,拉登在日记中会对各次恐怖袭击进行点评。比如他认为“基地”组织也门分支的恐怖袭击 “收效甚微”;应该在美国发起和“911”同等规模的袭击,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他还试图通过数学演算应该杀死多少人,才会逼美国撤军。

拉登没有手机,他的住所里没有连通互联网和电话,只有几台电脑,他如何与外界联系?

美军在他的住所里发现上百个U盘这样的闪存设备,从里面存储的内容可以推断,一般卡汗会在别处上网接受各地“基地”成员发来的电子邮件,并拷贝到U盘中带回来给拉登看。拉登的回信也存在U盘里,由信使卡汗带到别处发送。从大量的电子邮箱地址和电话号码中,情报人员确信,拉登的“触角”依然伸得很广。

虽然这种通讯办法很低效,但他可以保证拉登的安全,这也充分显示了拉登对信使的信任。

但拉登还是会防患于未然的。美国军方透露,拉登也做好了逃跑的准备他把电话号码和500欧元现金缝进了衣服里,以应不时之需,他的身边还一直放着一把AK47步枪。但这些都没有用上,信使行踪的暴露,最终把美军引到这座“豪宅”。美军突袭的当晚,还没来得及拿枪,拉登就被击毙。(本报记者张乐)


前传

从山洞到“豪宅”的日子

如今,拉登在阿伯塔巴德的生活正在一点点的披露出来,但是,人们依旧会问,来到这里之前他在哪里?在美军的步步紧逼下,他如何来到这里?

结束流亡落脚阿富汗

1996年底,39岁的拉登来到阿富汗的时候,他是一个已被沙特开除国籍,后又在苏丹和也门各地逃亡过一阵的原教旨主义者,但还不是恐怖大亨。

选择来到阿富汗,是因为当年曾在这里和塔利班一起与苏联作战。如今塔利班获得了政权,无家可归的拉登带着3个妻儿来阿富汗落脚。

拉登在阿富汗的第一个落脚点,位于喀布尔郊外,是一间并不大的房子。

当时的拉登还是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他的资产还算丰厚,他通过“基地”组织在沙特、也门和北非的一些追随者,出资并直接掌控这个恐怖主义网络。

山区里的逃窜生活

2001年,拉登策划“911”恐怖袭击案前,他开始带着家小转移到东北部托拉博拉山区。在山区,拉登时不时会在严密的安保下,到重要城市坎大哈去会客,还深入恐怖训练营,挑选“人弹”。

拉登在山区的亲历亲为,为“911”恐怖袭击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

尽管拉登自认为隐藏很深,但美国还是追踪到了他的足迹。当年冬天在一次对北部山区的猛烈扫荡时,拉登差点毙命。此后有情报显示,拉登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普什图部族的掩护下,带着一家人秘密转移到了巴基斯坦北部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地区查克沙穆罕默德村。

这是个很穷的山村,没有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拉登最年轻的妻子阿马尔萨达赫透露,一家人在这里生活了2年半。

查克沙穆罕默德村附近有不少山洞,拉登就隐藏于此,通过信使,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外界。2003年3月,制造“911”嫌疑犯落网,据他交待,拉登每两个月通过信使向外界传达信息。

2004年3月11日发生了马德里恐怖爆炸案,“基地”组织“认领”了这次袭击。西方情报显示,拉登就是在当地的山洞里录制了嘲笑西方的录音带,托信使带到伊斯兰堡,在互联网上公布。

搬进最后归宿

然而,当地2005年10月曾发生了大地震,巴军队和美军派大量兵力前来救灾;2006年开始,美军动用无人机轰炸了查克沙穆罕默德村附近的地区,主要是打击普什图部落的活动,这都让拉登十分不安。

于是,信使卡汗在30公里外的阿伯塔巴德镇选址建起“豪宅”。2006年初拉登神不知鬼不觉地搬到这里,一住就是5年,直到被美军打死在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