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日23时3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约9分钟的讲话,宣布美军击毙本·拉登。

本·拉登,这个和“恐怖主义”如影随形的名字,曾一次次牵动世界的目光和神经。他的死亡,对国际反恐斗争而言,无疑是个重大事件。

拉登的去向素来扑朔迷离,美军是如何准确找到并击毙他的?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政府和民众而言,拉登之死意味着什么,又会引发哪些深远影响?

本报驻外记者第一时间为您解疑释惑,和您共同见证和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突袭行动

拉登头部中弹当场死亡

将近10年前发生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相继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近10年来,有关本·拉登的去向扑朔迷离,美国对此如芒在背。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曾命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将击毙或者抓捕本·拉登作为打击“基地”组织的首要任务。去年8月,美国情报部门已获悉有关本·拉登的线索。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美方高官介绍,根据被美国羁押者的供述,美国情报机构已经认定本·拉登对一名信使格外信任,并相信这名信使与本·拉登躲藏在一起。去年11月,美国情报机构发现这名信使住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一处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院落内。这个院落墙高5.5米,墙头装着有倒刺的铁丝网。大院有两个安全门,但大院内的房间里既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人员认定,这处耗资100万美元“定制”的院落内一定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恐怖分子。在进行反复推断后,他们几乎肯定隐藏其中的就是本·拉登。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在获知本·拉登就在这处院落的确切情报后,于4月30日下令实施突袭行动。5月1日清晨,美国中央情报局准军事部队与美国海军精锐部队第六海豹突击队乘坐直升机联手执行了此次突袭任务。除了本·拉登头部中弹当场死亡外,另有3名成年男子丧生,其中一人为本·拉登的儿子。

阿伯塔巴德四面环山,植被茂盛,道路整洁,是巴基斯坦北部军事重镇。美国一直说,本·拉登最可能隐藏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大山里。但谁也没有想到,自从2001年年底在美军眼皮底下从阿富汗东部托拉博拉山区消失以后,本·拉登最终转移到距伊斯兰堡不足100公里的阿伯塔巴德。据巴媒体报道,本·拉登从去年8月就开始和妻子、儿女住在这里。

美方高官称,美军验证了本·拉登的遗体。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凌晨,美联社报道称,本·拉登的遗体已被葬入大海。

对于此次行动,美国称是长期情报跟踪的结果,巴基斯坦为最终击毙本·拉登提供了一些信息。奥巴马5月1日晚说,美国同巴基斯坦在反恐上的合作帮助美国找到并确认了本·拉登的藏身之地。他已于当晚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通了电话。双方同意未来一起展开针对“基地”组织及其分支机构的行动。

巴外交部的公告也表示,此次行动由美军直接实施。但媒体报道称,实施行动的美国直升机是从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比地区的一个机场起飞的。巴三军情报局前局长哈米德·古尔认为,前一段时间美特工戴维斯在巴杀人案引发两国情报部门关系紧张,如果此次斩杀拉登行动是双方协作的结果,说明两方关系正在改善。如果美国此次行动纯粹是单方所为,则表明美国可能再次逾越了巴主权底线,将招致巴军方的进一步不满。


巨大反响

世界各国热评拉登之死

美国民众 挥舞国旗高歌欢呼

奥巴马说,“这个晚上,让我们对那些因‘基地’恐怖分子而失去亲人至爱的家庭说,正义终于得到了伸张。”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闻讯后发表声明,将这一事态发展称为“重大成就”,“反恐战争仍将继续,今晚美国发出了明白无误的信息:无论耗时多长,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到纽约世贸遗址,许多美国民众闻讯后走上街头庆祝。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深夜,位于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一侧的白宫门前开始聚集庆祝人群。午夜时分,本报记者赶往白宫时,见沿途车流骤然增加,不少汽车高声鸣笛,车内人晃动着美国国旗。在向白宫涌去的人流中,不时发出“美国”、“美国”的高喊。

夜色中的白宫门前涌动着约万人的庆祝人群(见下图,本报记者 王恬摄)。人们不时挥舞着国旗高唱,不时为有人爬上电线杆悬挂旗帜等举动欢呼,一派狂欢、宣泄的场面。在拥挤的人流中,年轻人居多。

面对白宫前狂欢的人流,酒吧调酒师凯文说,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都这样或那样地受到过“9·11”事件的伤害。他在纽约的家人中也有受害者。本·拉登的死使人们松了一口气。在人流中,一位名叫曼达的女孩戴着青蛙形象的头饰走来走去。曼达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老埃比特烧烤餐厅”经理克里斯告诉记者,拉登之死是对恐怖分子的沉重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恐怖分子从此绝迹。

在洛杉矶,一些仍在营业的咖啡馆、快餐店里,人们大多在议论本·拉登的死讯,几乎每一台电视机都在播放这一重大新闻。

洛杉矶专栏作家刘易斯·维加情绪有些激动。他说:“今天,世界上每一个爱好自由的人都会高兴,不是因为一个血债累累的人死去了,而是因为正义最终取得了胜利。”


多国政要 呼吁加强反恐合作

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日发表联合声明称,本·拉登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他应为造成大规模无辜平民伤亡的恐怖袭击负责。本·拉登的死还人们以更安全的世界。这是打击恐怖主义的一大成果。欧盟将继续与美国、国际伙伴以及穆斯林朋友一道为铲除极端主义努力,共同建立和平、安全、繁荣的世界。

《欧洲观察者》2日报道说,尽管欧盟官方姿态并不支持“定点暗杀”行为,但是欧洲一些领导人认为本·拉登的死是一种“安慰”。英国首相卡梅伦2日发表声明称,本·拉登应对“9·11”恐怖袭击及其他许多暴行负责,他的死对世界来说是巨大的安慰。卡梅伦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实施行动的相关人员表示祝贺。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虽然这是和平力量的一个胜利,但是国际恐怖主义并没有被打败,应该保持警惕。德国刑警组织发出警告说,要对恐怖袭击做好防范准备。本·拉登之死并不意味着德国的恐怖袭击威胁有所缓解。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说,本·拉登的死讯对世界上每一个自由思考和热爱和平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这是恐怖主义历史性的挫败,但是并不意味着“基地”组织的终结。

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表示,虽然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战斗没有完结,但是在对“基地”组织的斗争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2日向奥巴马以及参与行动方表示祝贺,他说,这是北约安全事务的一次重大胜利。恐怖主义仍然对国际稳定和安全局势造成直接威胁,因此国际合作仍然至关重要,而北约则是合作的核心。北约及其盟友将确保阿富汗不再变成极端主义的渊薮。

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对拉登之死表示欢迎,并认为这为阿富汗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决裂提供了契机。

巴外交部在声明中谈到,拉登之死表明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战胜恐怖主义的决心。巴总理吉拉尼表示,杀死拉登是全球反恐的重大胜利。自“9·11”事件以来,已有3万多巴平民在恐怖袭击中丧生,而5000多名巴军警为打击恐怖主义付出了生命。从这个角度说,“基地”头目被杀的确是一条喜讯。


中东地区 各方力量反应谨慎

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消息传出之后,中东地区的政治力量和媒体发表了大量评论,观点不一而足,其中很多都呈现出谨慎或担忧的态度。

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说,拉登被打死,“增加了世界范围内滋生暴力的因素,使地区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穆兄会还呼吁拉登被打死之后,美军应立即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认为,拉登之死有助于世界和平。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领导人、前联合政府总理哈尼亚,则对拉登被打死事件表示谴责,他强调说“拉登是一位阿拉伯和穆斯林圣战者”。

埃及《共和国报》2日撰文称,拉登是特殊政治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怪物”,拉登代表的是一股势力,其生存土壤和环境依然存在。

海湾研究中心研究员穆哈辛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连线采访时说,打死拉登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拉登早已将其组织化整为零,培训了大批骨干,而且各自为政,不再需要他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深远影响

美巴加强警戒不敢松懈

在奥巴马讲话后,美国国务院立即要求驻外使领馆进入警戒状态,以防反美暴力活动的发生。美国国务院还对美国公民发出了旅行警告。同时为了防止因拉登之死而引发“基地”等恐怖组织实施报复,巴基斯坦各主要城市也大幅提升了警戒级别,特别是在首都伊斯兰堡、白沙瓦、拉合尔、卡拉奇等地的美国使领馆附近,巴出动大量警员加强保卫。

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斯坦利·罗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在短期内可能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其理由有二:

首先,本·拉登现在充其量只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势力的象征,始终在东躲西藏的他早已无法担任具体的指挥工作。此外,“基地”组织早已“概念化”和“本土化”,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都有恐怖分子宣称自己是“基地”组织的分支机构,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共同的领导层。因此,对全世界的恐怖组织来说,本·拉登之死顶多使他们少了一个象征,而实力丝毫也没有受到削弱。美国情报机构官员最近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对美国利益构成最紧迫的威胁。其次,“9·11”事件发生迄今已近10年,处于地下状态的本·拉登肯定已预料到自己有被击毙的可能性,因此很可能早已对追随者的下一步行动有过交代。“综合这两点因素,不排除恐怖势力近期对美国目标发动疯狂报复的可能性,美国不能掉以轻心。”罗森说。此外,美国国土安全机构颇感头疼的是,“基地”组织近来招募美国人的战略令其防不胜防。


除了安全风险,本·拉登被击毙将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这是美国“反恐战争”取得的重大胜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5月1日晚的电视讲话中将拉登之死称为美国打击“基地”组织迄今取得的“最重要成就”。美国《纽约时报》2日发表文章,认为这证明了美国不是纸老虎。许多美国人认为,“9·11”事件过去已近10年,这对美国来说是“迟到的胜利”。

其次,这可能导致美巴关系更加紧绷。美国媒体纷纷强调,“令人惊异”的是拉登并非藏身巴基斯坦偏远部落地区,而是在人口稠密的市区。一些媒体称,巴官员多年来一直否认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但美国过去几年来一直怀疑巴情报机构清楚拉登的下落。自美国展开“反恐战争”以来,美方共向巴方提供了约200亿美元的援助,但近来美国对巴方的反恐成绩颇多抱怨,质疑巴方的诚意与能力,巴基斯坦则认为美国长期以来对其缺乏信任。

第三,有分析认为这对美国从阿富汗尽早抽身有所帮助。美国一些军事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拉登之死短期内不会影响对塔利班的战事,但长期来说肯定会有影响,因为“基地”组织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帮助塔利班。当前美国政府和阿富汗政府都倾向于认为阿富汗问题的解决需要某种形式的政治协议,形势发展可能会迫使塔利班最终选择与政府达成妥协。

第四,这是奥巴马总统生涯中的历史性一刻,但对其连任可能并无决定性影响。美国《纽约时报》2日发表文章认为,拉登之死对此刻的奥巴马意义重大。当前奥巴马因经济问题正经历担任总统以来最低的民意支持率,他对阿富汗战争的掌控程度也遭质疑。拉登身亡的消息公布后,就连奥巴马的政治对手也向他表示祝贺与赞扬,认为他有决心,“干得好”。奥巴马作为美军总司令的形象得到强化,这对其竞选连任不无好处。但同时有很多人指出,国家安全方面的得分对竞选影响有限,因为决定性因素是经济。

' />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晚突然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死亡。在奥巴马发表演讲前后,许多美国民众已高举国旗聚集到白宫附近,他们高呼口号,庆祝拉登之死。

中新社华盛顿5月2日电(记者 德永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日称,“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军击毙后,美国将借此机会加倍打击“基地”组织及其盟友。

希拉里当天就拉登被击毙一事发表讲话。她称尽管这是美国反恐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但美国与“基地”组织及其盟友的战斗并未随着本·拉登的死亡而终止,“实际上我们必须借此机会增强决心,加倍努力。”希拉里说。

在1日午夜的电视讲话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认巴基斯坦在美军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美国找到并确认了本·拉登的藏身之所,希拉里在讲话中承诺,本·拉登死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将一如既往。

“最近几年,双方在政府、军队及执法机构上的合作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施加了更大压力,这一进程需要保持,我们将致力于发展两国合作关系。”希拉里说。

展望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希拉里称今后阿富汗政府逐步接管安全控制权后,美国将继续打击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及“基地”组织分子,她还特地向塔利班“喊话”,称本·拉登之死表明塔利班拖不过美国,也无法战胜美国,但“你们可以选择抛弃‘基地’组织,加入政治和平进程。”(完)

' />
1 “基地”被毁了吗?

拉登完了,“基地”没完

分析认为,尽管拉登是“基地”始创者,但如今的“基地“早已松散无组织,拉登的影响力也日渐式微。各地的“基地”分支受拉登之死的影响不会很大。

《纽约时报》评论称,拉登死了并不意味着“基地”不复存在。二号人物扎瓦希里一直在该组织扮演关键的角色。评论说,“基地”目前也已经是一个松散的网络,而非严密的组织。拉登之死对世界的其他主要“基地”分支影响甚微,像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他们才是真正的威胁。该组织可能崇拜拉登,但也有自身的独立性。此外,也门的“基地”分支也不会被拉登的死亡所“震慑”。“在2002年到2003年那个时期,如果拉登被击毙还有重大意义……但现在,拉登的影响力已经式微。”

观察人士也指出,9·11事件以来,发生在欧洲的多起重大恐怖袭击都是本土酝酿的恐怖主义,它们与拉登领导的“基地”并无直接联系,对这些零散和新生的恐怖势力而言,拉登充其量就是个“精神导师”,他的生死,对这些极端组织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2 谁是下一个恐怖教父?

拉登“军师”可能接手

拉登丧生,使这一组织二号人物扎瓦希里成为接替拉登的最大“热门”。扎瓦希里出生富贵之家,从一名富家子一步步走上恐怖主义道路。

扎瓦希里1951年在埃及出生。与拉登一样,他在上层社会长大,父亲是药理学教授,祖父是埃及著名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大伊玛目。1973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立。当时就读医科的扎瓦希里加入这一组织。1981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刺杀埃及时任总统萨达特,301人落网,包括扎瓦希里。

他接受庭审,获判未卷入萨达特刺杀案,却因非法持有手枪入狱三年。出狱后,扎瓦希里前往巴基斯坦,参与治疗与苏联军队作战时受伤的阿富汗士兵。一些媒体报道,正是在那段时间,他与拉登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相遇,开始近30年“合作”。

分析师说,扎瓦希里是拉登的“左膀右臂”,同时是整个“基地”组织的“大脑”。律师蒙扎耶特上世纪80年代一度为扎瓦希里在法庭辩护。他评价:“对拉登来说,扎瓦希里像是他的大脑。”在扎瓦希里看来,“基地”应夺取对某个国家的控制权,“如果不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行动只是小规模骚扰”。

(新华社专稿)


3 “基地“分支会如何反应?

可能促成新一代“基地”

中东问题专家朱兆一称,中东北非地区活跃着众多“基地”组织的分支,在拉登死后,它们可能在短期内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以此实施报复。此外,这些目前分散的组织也可能因拉登之死加快团结的步伐,组成一个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基地”组织领导层。

朱兆一说,拉登并不掌有对所有分支机构的掌控权,更多只是一种精神性联系。而拉登之死或许会让这些分支机构找到主动联合的理由。此外,一些“基地”分支的少壮派,比如也门“基地”的奥拉基等,他们可能比拉登更为危险。因为他们在西方呆过多年,熟悉西方事务。奥拉基本人要比拉登更熟悉网络。美国圣诞节未遂劫机案和胡德堡军事基地枪击案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英国媒体认为,拉登之后,“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可能会继承拉登的衣钵,不过该分支在也门也有不利局面。比如也门地势狭窄,两面临海,和阿富汗相比,战略纵深不大,一旦遭到打击,很容易被孤立。

该媒体也认为,拉登是一个极端化的“个案”,现在“基地”知名领导者中很少有像他这样充满激情能凝聚各方力量的人物。该组织也很可能面临经济困难,很难再发动9·11那样的大袭击。

4 拉登死后,巴阿边境会如何?

“基地”或袭击巴全境

“基地”可能展开的报复行动,不仅将针对美国,巴基斯坦也首当其冲。

巴基斯坦军方和政府之所以不愿意承认参与了美国的行动,主要是担心“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报复。巴基斯坦是反恐前线国家,在该国不乏拉登支持者。任何对拉登毙命事件的过分渲染,都会对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带来负面结果,增加巴陆军的反恐压力,尤其是可能遭致拉登追随者和“基地”的血腥报复,它们可能会在巴基斯坦全境发动针对政府、军队、情报机构和民众的报复性恐怖袭击。

此外,在另一反恐战场阿富汗,北约军队的压力也将增大。拉登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隐藏了将近10年,拉登毙命对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似乎是喜讯,但对于在阿富汗前线战斗的美军和北约盟军未必是福音,很可能将是遭遇大规模报复的开始。可以预见今后几个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恐怖袭击次数将会大幅度上升,巴阿两国的安全形势也将继续恶化。

本报记者 张乐 特约记者 周戎(除署名外)

' />
中新社纽约5月2日电 (记者 孙宇挺)纽约市长彭博2日在世贸中心遗址在建地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他表示,在9·11之后的黑暗岁月中,美国人庄严承诺将永远铭记我们所失去的东西。现在,还有四个多月就是9·11十周年纪念日了,到时9·11纪念馆将开馆。那些9·11出生的孩子当时不明白那次事件的意义,现在也很难理解击毙本·拉登的含义,但是我们需要去建立这个纪念馆,保证9·11不会被人遗忘。

彭博说,在9·11之后的黑暗岁月中,美国人庄严承诺要重建世贸中心,如今世贸中心7号楼已经建成商用,4号楼已经盖到25层,1号楼已经盖到60层楼,它们每天都在企及新的高度,这是北美最大最复杂的建筑工程。

彭博说,在9·11之后的黑暗岁月中,美国人庄严承诺有人要对2900多人的无辜死去负责。“昨天,美国人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彭博说,“今天我们到这里确认我们的承诺——对于过去我们失去的,未来我们相信的,以及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世界。”

彭博用一组排比句强调,本·拉登死了,世贸中心正在迎接新生,曼哈顿下城充满活力。他说,昨天晚上,庆祝活动在曼哈顿下城、时代广场和白宫以及这个国家其他一些公共或者私人场所自发而起,这是对我们军队的无畏和奉献的献礼,是对过去九年半时间一直致力于与恐怖主义作斗争者的献礼。

彭博称,目前为止,纽约没有立即受到新的威胁,但是无疑我们依旧是一个大目标,击毙本·拉登改变不了这个。同样不会改变的是我们将继续保卫我们的城市和国家,让自由免遭暴力荼毒。完

' />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美军已经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创办人本·拉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5月2日就此发表声明指出,本·拉登的死亡是全球反恐斗争的转折点,我们也应当在这一天铭记恐怖主义受害者。

潘基文表示,基地组织犯下的罪行几乎涉及全世界各大洲,制造了成千上万男女老幼死亡的悲剧。联合国以可能的最强烈的措辞谴责所有形式的恐怖主义,不论其出于何种目的、在什么地方实施。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全球反恐战略,以此为基础,联合国将继续同会员国和世界领导人一道努力,彻底铲除全球恐怖主义。

潘基文还表示,2001年9月11日对于纽约是一个黑暗的日子,那时他正在纽约。他个人对于本·拉登这样一位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谋死亡和正义得到伸张的消息感到释怀。

最后,潘基文对全世界致力于铲除国际恐怖主义的人们的工作、决心和他们所坚持的原则表示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