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师生互殴,究竟是谁制造的“闹剧”
www.fjnet.cn?2009-11-29 08:41? 邹艳?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 昨日早上,深圳市龙岗坂田,念八年级的小娟(化名)坐上校车去学校,随后同校的一名女老师上了校车,要求小娟往车窗位置挪一下,以便她能坐下。小娟不肯,“因为她没交车费,但是每次都坐校车”。女老师扇了小娟一巴掌,两人扭打在一起。(《南方都市报》11月28日)
  
  师与生之间本是教与学之间形成的上下关系,应该彼此懂得“礼别尊卑,各司其职”,竟然出现了师生互殴的事情,此乃当前中国教育的可悲!在古代,人们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做好教书育人的角色,学生则应当尊敬老师,不说视老师为父最起码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不能少的。
  
  虽然现在的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进步的方向,可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种倒退,比如说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过去的私塾连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学“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而中国现在实行的应试教育忽视了“教书”的同时要“育人”,就像有的网友所说的:现在的教育颠倒过来,小学生学习中学知识,中学生学习大学知识,而大学生学习幼儿园知识。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但足以反映出当前我国教育的漏洞。学校的功能似乎在打折,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只是重视知识的授予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今天这种师生互殴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新闻上经常报道的大学生自杀,中学生自杀等事件不正是中国畸形教育种下的祸根吗?我想那些教育部门在指责个别师生的同时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当前教育的弊端了。
  
  当然,此事件不仅反映出当今社会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漏洞。在此事件中,小娟母亲竟然说“我女儿被打了三巴掌后,心里产生了恐惧,跟我说以后她不敢去上学了”。在这件事情中,小娟本来就做得不对,不但不给老师让座位还跟老师殴打。而做母亲的不但没有半点批评的意思,竟然还护着女儿,这样的“宠爱”能教育好孩子吗?《弟子规》中教育我们“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说: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我想今天这句话应当反过来说了,父母对待孩子是“子所好,力为具,子所恶,谨为去”。在计划生育之后的90年代的孩子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承受了太多的溺爱,却很少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用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了,在很多家庭里,只要他们不责父母,父母就很满足了。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孩子懂“香九龄,能温床;孝于亲,所当执。”,对于独生子的他们来说,更没人会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了。现在的家长只是一味地迁就孩子,却不懂得教他们最基本的礼仪,这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可悲。
  
  希望学校及家庭以此为鉴,抓好教育,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责任编辑:黄水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