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质监局为何替问题企业瞒报
www.fjnet.cn?2010-09-03 10:05? 苏振华?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原题《产品质量监管的死循环》

请读者记住这家企业名字——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这家公司生产的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标6倍。但湖南省质监局正式发布的抽检结果是“合格”。这一消息没有向公众公开,湖南省质监局一位高层表示,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致癌产品也没有召回,至今还在热卖,这家公司的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公司老板刘翔浩是全国人大代表。

这个消息是我的室友告诉我的,他是一位研究癌症的专家,他对这种消息颇敏感。他告诉我,金浩茶油中的超标物质“苯并芘”具有致癌效果。但我对此丝毫不感到惊讶。在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国人都应该练就这种淡定自如的平常心态,更要紧的是加强身体锻炼。因为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远不止是个案,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之下,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仍将层出不穷。

我们看到,在金浩茶油的问题被暴光以后,监管部门的第一反应是掩盖问题。这个现象很好解释。芝加哥学派的大师、198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早就发现,监管部门和被监管企业,很容易形成蛇鼠一窝式的相互勾结。在当下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税收,地方政府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角度考虑,会充当企业的保护伞。这一现象斯蒂格勒称之为“政府俘虏理论”,指的是政府被企业所俘获,尽管监管部门号称他们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但事实上监管部门的具体人员很容易被监管对象买通,从而背离应有的公义立场。据悉“金浩茶油”是当地的“支柱企业”,自然会得到当地政府的百般照应。三鹿事件亦复如此,三鹿奶粉中的问题,三鹿公司早就心知肚明,也很快报告给了政府,但石家庄和河北省政府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是对公众隐瞒了这一事件。那么,此次金浩茶油总算是被媒体曝光了,还有多少类似事件已被内部处理、公众从来就不得而知呢?

我断然相信,问题茶油绝不只是金浩一家,正如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不只是三鹿一家一样。这是一种逆淘汰机制在起作用。对于那些遵纪守法的企业来说,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它是竞争不过造假企业的,一旦伪劣产品得不到及时查处,行业中的其他企业都必须跟进,否则就会死掉。于是我们看到,好企业被淘汰出局,造假企业反而在竞争中获胜,造假越厉害优势就越大,呈现可怕的“逆向选择”效应。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