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一掷亿金换路牌,“泽国”之民情何以堪?
www.fjnet.cn?2011-08-01 16:36?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7月30日从南京市城管局获悉,南京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将路牌规范设置逐步完善到位。目前已经更换326块,投资98万元人民币,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左右。南京共要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按已公布的路牌造价共需近亿元。有市民认为造价太高。(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前不久有消息说,南京将用二亿元人民币对城内所有房屋屋顶重新上色。而南京市房产局回应称是对屋顶进行修缮,不是对所有房屋屋顶涂色。需修缮的房屋在100幢左右,费用在3000万至5000万元左右。而不是媒体误读的2亿元。此次南京市统一路牌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南京市城管局接受媒体采访也说明了统一更换路牌的数量与费用。政府大手笔花钱打造形象工程,再次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不可否认,给屋顶涂色也好,统一更换路牌也罢,能让人产生视觉美感。但是看久了千篇一律的屋顶色调与路牌,也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就拿路牌来说,路牌的主要功能就是指路,给过往车辆、行人带来方便,只要路牌字迹、标志清晰,不影响其功能发挥,就没有必要统一更换。虽说统一路牌与给居民屋顶涂色不同,不涉及公权侵犯私权空间的问题,统一更换路牌由政府买单,不由居民个人掏腰包。但是政府的钱来自公共财政,来自纳税人。作为管家的政府动辄花费亿元资金,也应该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与意见表达。

再说,政府决定更换全市路牌的依据是什么,程序合法吗?如果政府事先将相关事项交由人大代表讨论,经过了人大审批同意,列有相关预算,并且公诸于众,问计于民。政府更换路牌的程序将是合法的。但是,从报道提供的信息来看,政府统一更换路牌,事先并没有公诸于众,更没有征求市民意见。而是更换路牌工作启动以后,引发市民关注,媒体介入以后,城管部门才出面予以澄清。

退一步讲,即便路牌不统一、不规范,有碍观瞻、让城市形象丢分,政府在统一更换路牌之前,也应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召开听证会或者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对路牌设计、路牌价格及招投标做出周到的制度安排。3000元一块的路牌相当于彩电、冰箱、空调的价格,城市是否真的需要这么贵的路牌指路?一块铁皮是否真的值3000块,都是无法绕去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财政资金的钱应该用在刀刃上。前段时间,一场暴雨让南京成了泽国。面对暴雨淹城的质疑,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排涝防汛设施不能以极端天气的表现来检验,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标准、办法来检验,南京的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规范。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排涝防汛设施不能应对暴雨袭击,职能部门还以所谓的“国家规范”来推卸责任。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只因迎接将于三年后召开的青奥会,政府马上投巨资给屋顶涂色,给道路换路牌;暴雨淹城,市民成了“岸上的鱼”,叫苦不迭,政府却以“符合国家规范”的外交辞令回应质疑,而不想着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投资实实在在的公共设施、良心工程。政府如此选择性作为,如何让人信服?

“民生优先”的口号常常挂在某些官员的嘴边,有的地方有的人为何光说不练呢?其实,把屋顶色彩、路牌形象与暴雨淹城放在正义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谁缓谁急,并不是一个疑难问题。政府热衷涂色,换路牌美化城市形象,不愿意投资公共设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际上是政绩观错位、形象观异化。

如果说有些形象工程已经上马或者完成,再说反对缺乏现实意义的话,南京屋顶涂色工程尚未启动,路牌只更换了约1%。相关部门何不放缓上马形象工程的步伐,把打造形象工程的热情转移到民生小叙事上来。比如,政府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地下,完善地下管网设施,增加城市排涝能力,让市民少受“淹城之苦”。不仅无损政府形象,而且可以体现执政者的良心与责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