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烟草院士”凸显艰难控烟语境

www.fjnet.cn?2011-12-13 15:49? 胡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质疑工程院新晋院士谢剑平院士资格,指其研究“烟草减害”实为高效杀人。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也表示谢剑平的当选是科学界的耻辱,其研究成果会误导公众,帮助烟草企业卖烟。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回应质疑,称谢剑平当选“自有其道理”。(12月12日《京华时报》)

作为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应该授予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作出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而谢剑平的研究领域是烟草这一特殊行业。即便其在研究烟草“减害降焦”方面做出了贡献,也改变不了吸烟有害健康的事实。烟草研究专家被授予院士学术称号,还可能误导公众舆论,给控烟造成阻力。“烟草院士”受到网友与国家控烟办主任炮轰并不难理解。中国工程院把院士称号授予研究烟草的谢剑平确实值得商榷。

但是换个角度看,控烟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谢剑平个人能量力所能及。谢剑平不适合当“烟草院士”是一回事,相关部门控烟不力是另一回事。如果控烟氛围浓厚,研究烟草无名利可图,谢剑平恐怕也不会热心研究什么烟草。我的观点是,相关部门加大控烟力度,摆脱控烟不力的利益潜规则,促使谢剑平早日改行研究其他领域,才是问题的关键。

控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5年。我国承诺今年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是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烟草广告也屡禁不止,控烟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烟草消费腐败的问题,一直为舆论所诟病。

从保护公众健康与公共环境的角度考虑,国家严禁发布烟草广告,中国烟草总公司还要求调整烟盒包装标识。不少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比如在车厢、医院、学校等地方禁烟,等等。但是由于规定本身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对违规做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吸烟现象,除了劝阻、呼吁以外,缺乏强制约束力。

更重要的是,烟草消费是不少地方重要的税收来源。来自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消息说,2009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首次超过5000亿元,达5131.1亿元,同比增长12.2%。而到了2010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6045.52亿元,同比增加876.39亿元,增长16.95%。2002年以来,烟草行业累计实现工商税利30656亿元。针对政协委员“禁烟”的呼吁,国家烟草局张保振副局长曾回应说“禁烟影响社会稳定”,为烟草行业的垄断利益辩护。有的地方狭隘的创收思维作怪,一面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一面默许烟草广告。有的烟草企业还以助学为名利用希望工程打烟草广告。以烟草冠名的希望小学达17所之多就是佐证。控烟的难度可想而知。

经济利益再重要,也不能以牺牲民众健康与公共场所安全为代价。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除了质疑“烟草院士”以外,倡导禁烟氛围,构建健康的烟草文化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应该率先禁烟,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不递烟、不吸烟,引导社会潮流。因为在烟草消费潜规则里,公务人员特别是官员吸烟往往不用自掏腰包,公务人员烟草消费隐藏着腐败因素。南京“天价烟事件”与常州小镇1月公务招待中华烟280条,不过是烟草消费腐败的两个缩影。

因此,要破解“烟草院士”的尴尬,至少还有这几方面的工作可做。一、公共场所坚决禁烟。二、政府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摆脱对烟草财政的依赖。三、加强财政预算约束,管住公款买烟腐败。四,撤销误导消费者的烟草商标,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如果政府体现责任担当,更多公共机构行动起来,处罚动了真格,共同营造控烟氛围,构建健康的烟草文化,控烟坚冰逐步倍打破。烟草研究专家无事可做,他们转型研究其他领域或者淡出工程科学界,“烟草院士”的尴尬也会迎刃而解。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