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莫让劣质教辅误人子弟

www.fjnet.cn?2012-03-05 10:01? 曾  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沈阳市有过三年教辅书编辑工作经历的杨宏宣称,他自己没教过一天书,最快的时候却三天就能编出一本教辅书,从小学到初中的都编过。他说,自己原来供职的单位,一个学期能编300余种教辅书,再通过买书号的方式,给教辅书安上合法的“身份”。(3月4日《北京晨报》)

与教辅有关的新闻似乎从未停歇,每年开学,冠名“特级教师”、“夺分秘籍”、“考试宝典”等噱头十足的教材充斥图书市场。流入学生参考书市场,最终误导学生对教辅资料的挑选,或通过各种销售手段让学生订购教辅资料,甚至以劣质纸张应付了事,最终有害油墨通过皮肤深入血液,给学生造成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教辅市场混乱不堪,教辅质量良莠不齐,归根结底是教辅图书市场的监管“贫血”,导致劣质参考书暗度陈仓。诚信道德在利润面前黯然失色,开始变了样,脱离最初的教育本质,将逐利的黑手伸向了学生群体。学生时常“被自愿”征订教辅资料,苦不堪言。

尽管之前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管理或能影响学校的利益相关单位不再组织编写教辅材料,这是对教辅市场管理的纠偏之举。事实上,更应教辅的质量过关,应当由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编辑,而非简简单单的复制黏贴,随随便便买个书号“借壳上市”。

当事人还直言不讳地说:“别信教辅封面上那些‘××名师推荐’‘××命题组推荐’的宣传,多半都是噱头。”一语惊醒梦中人,多如牛毛的教辅资料,很多时候的名师都是同一个人,显而易见其中存在虚假与欺骗,只是打着专家幌子招摇撞骗。这也涉及到权威学术人物应当谨慎自己所“代言”的教辅资料,应对学术负责,而非仅仅只是冠名拿钱了事,否则最终也只会砸了自家招牌。

“三天出一本”的神速着实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暗藏的是国内教辅市场的逐利心态。随意买书号漂白自我,书号正规化管理亦是漏洞百出,最终导致图书市场混乱不堪。最终学生依旧陷于“题海战术”,减压减负沦为空谈。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