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行政“限价”能破解教辅乱象吗?

www.fjnet.cn?2012-04-24 21:43?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规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大幅降低价格标准,减轻学生教辅材料经济负担。大部分教辅材料价格有望比目前市场价降低近40%-50%。(4月24日《京华时报》)

教辅材料事关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少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规范,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教辅“多”、“杂”、“乱”等问题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教辅编写质量参差不齐,“三天编一本”情况严重;另一方面,由高回扣、高定价导致的“过贵”问题突出。据一份《教辅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教辅类图书以10%的销售量为整个出版行业带来了60%的利润,因此在业内流传着“要想富、做教辅”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治理教辅乱象、清楚行业暴利确实很有必要。

根据规定,从今年秋季学期起,进入各省份择优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出版单位要按照不高于国家规定的正文印张、封面基准价格要求,制定零售价格,发行费用标准不得高于35%……应该说,这样的规定不可谓不细致,但问题是,这种由价格主管部门主导的“限价”措施能否真正消除教辅暴利、减轻学生负担呢?更要命的是,它不禁让人联想起国家对于方便面、食用油等的“约谈”及“成效”。那么,教辅“限价”会否步它们的后尘呢?笔者表示担忧。

事实上,教辅之所以沦为“教腐”并不在于其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恰恰相反,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书商学校的利益勾结,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辅局部垄断才是问题的根源。像此前被媒体曝光的重庆市,其教辅市场就基本被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新华书店集团联合出品的《天下通·课时作业本》所垄断。学校如果不订他的教辅资料,“新华书店就到教委、到政府反映我们,就说我们跟书商勾结。”

所以说,治理教辅材料乱象关键在于找准方向、对症下药。这其中,政府应该做的是严厉打击教辅市场的局部垄断、官商勾结,为所有合法的教辅出版机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学生、家长拥有自由选择教辅材料的权利。那样的话,质劣价高的教辅材料便会被自动淘汰出局。否则,一味依赖行政限价等“末端打压”手法,不仅有违中央关于“政府进一步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干预”的改革精神,而且有利于一些出版机构利用已有垄断地位和经济实力打压、排挤对手,进而加剧教辅市场的垄断,不啻为某种意义上的行政乱作为。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